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桃源专题

巩义康百万:家族兴盛400年的不朽传奇

2018-02-14 22:30:19 作者:巩义观察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1.jpg

 

俗话说“富不过三代”,但河南省巩义市的康百万家族,不仅创造了连富12代、兴盛400年的财富传奇,历经明、清、民国几个时期,今世子孙仍不乏政界、文化界知名人士。走进被称作“豫商家园”的康百庄庄园,仿佛能够穿越时空,探究这个家族经商治家的秘诀……

 

2.jpg

 

从连霍高速巩义站下车,经过不到5分钟的车程,风光秀美的伊洛河北岸赫然出现了一片错落有致、气势恢宏的青瓦高墙建筑,康百庄庄园到了。

 

讲解员说,这片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庄园,原由19个部分组成,占地240余亩,是山西乔家大院的十余倍。而“庄园”和“大院”在功能上也有很大的不同,它关起门来,就可以自给自足,成为一个“小社会”。

3.jpg

 

她还纠正了人们的一个误解:“所谓的‘康百万’,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,而是明清以来对以康应魁为代表的整个康氏家族的统称”。

 

 

庄园以其古建特色见长,无处不在的细节使其韵味十足,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人称道。随处可见的砖雕、木雕、石雕等刀法细腻、工艺纯熟,还有家具、珍玩、名人书画等珍贵文物4000余件,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,对研究我国古建筑史及中原民风、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李传泽称该庄园是“全国硬山式建筑中最完整、最典型的代表”。

4.jpg

 

庄园东院第三道门内的大厅里,悬挂有被称作全国“十大名匾”之一的“留余匾”,象书卷,象旗帜,“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,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,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,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”,展示了这个家族文化的灵魂。

 

 

庄园内“克慎厥猷”、“疆勉学问”、“致中和”等匾额,告诉人们,康家把“读书”、“行善”、“谨慎”作为了传家宝,这是他们赖以生存、发展的精神支撑。

 

 

在这里,如果认真听,可以发现一个细节:为了保持家庭和谐,康家即使在被称做“活财神”的年代里,也一直坚持一夫一妻,从不纳妾,堪称“好丈夫”、“好男人”,在当年一定能被称为”另类“。

 

 

庄园触手可及的例证,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康家聚财、理财、散财的“商道”。

 

5.jpg

 

据了解,康家是明初迁民进入巩义的人家,原先也属于那个丝。后来在伊洛河边开了个康家小店,经商与耕读并重,这是康家创业的开始,这也是庄园所在地“康店”的来源。

 

 

清朝初年,逐渐富裕起来的康家抓住了机遇,利用康熙朝发展“漕运”的国策,利用门前的伊洛河,做起现代人都熟悉的物流生意。康家主打粮食、棉花、药材等生活必需品生意,逐步从伊洛河做到黄河,从河南做到山东、陕西,最远做到了日本东京,建立了自己的“商业帝国”。

 

 

为打理自己的生意,康家不象人们印象中一般“土财主”,没有“任人唯亲”,建立了名为“相公”的专业管理、参谋、会计人员队伍,最多时曾达到200余人,还采用了类似今天“股份制”的经营方法。

 

 

康家打造“企业形象”给人做出了榜样。他们很善于处理与官府、与周边群众的关系。他们捐资修黄河大堤、建学堂、赈济灾民,焚券免除了几百人的债务,被清廷称作“德泽齐鲁”、“义赒仁里”等,也在百姓中赢得了“康善人”的美誉。慈禧太后一句“不知此地尚有百万之富”,终于让”康百万“名扬天下。

 

 

在康百万庄园,有心的你,可以发现,为拉近与客户的距离,康家在柜台外设立了2米多高的“明算盘”方便客商算账,设立宿舍方便客商歇脚。康家设立了“医诊室”为客商和村民免费看病,有一代的“康百万”还做过村医,自己给人把脉问诊。

 

 

7.jpg

 

康百万庄园的价值,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。2001年,该庄园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。

 

康百万庄园负责人李春晓说,每年8月份,海内外的豫商代表都要汇聚于此,到这里的游客人数也以30%的速度在递增。好多游客都是不止一次到这里,他们坦称,通过一次次的心灵对话,使精神一次次的得到了升华。

 

康百万家族的荣耀与财富,已随历史远去,但康百万庄园作为精美绝伦的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下来。留存下来的,更为宝贵的是康家的”留余“思想,相信到了康百万庄园,或者没到康百万庄园但真正感悟悟到的新一代儒商、智商,将再次续写新的、自己的传奇!

 

 


关键词:巩义家族传奇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桃源专题最新图片文章

桃源专题最新文章

桃源专题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