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生三愿
2018-12-08 22:47:27 作者:《第十八愿善导释》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 条
第二节 摄生三愿
在四十八大愿当中,有关于救度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的愿,有第十八愿、第十九愿、第二十愿,这三个愿也称为“摄生三愿”。其中第十八愿、第十九愿是“当机愿”,第二十愿是“结缘愿”。第十八愿与第十九愿同样都有“十方众生”这四个字,到底它们所指的对象有没有什么不一样?其实,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平等而无差别的,无所谓一样不一样;会有一样不一样的问题,是因为我们众生的根性不同、信受程度不同。
一、根机不同,信受不同
第十八愿的“十方众生”是讲“信受弥陀救度、专称弥陀佛名、愿生弥陀净土”的众生,这种众生跟阿弥陀佛是一对一的,阿弥陀佛的生命是为他而存在的,和他是绑在一起的。而且,第十八愿的“十方众生”往生的生命之所以存在,也必须因为有阿弥陀佛生命的存在。所以,第十八愿的“十方众生”跟阿弥陀佛是结合在一起的,是一体不离的,是休戚与共、同一个生命的。
第十九愿的“十方众生”就不是这样。他不是专称弥陀佛名,他是以“发菩提心,修诸功德”,然后至心发愿,欲生极乐世界。他不是专靠阿弥陀佛,他是靠他自己,阿弥陀佛对这种众生来讲,并不是绑在一起的,并不是生命为他而存在的。而是向他保证说,他如果将这些功德回向愿生极乐世界,在他临终的时候,会来迎接他,使他即使没有专依靠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也要救他,迎接他往生极乐世界。
所以,第十八愿的众生与第十九愿的众生是不同的,而且差别是很大的,这个差别不在于阿弥陀佛,而在于众生的根机,众生因理解不同、信受不同,所以行持也不同。第十八愿的是悠游自在于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,第十九愿是因为他不了解第十八愿,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悲心,他固然想要往生,可是自己又起一个念头,认为如果没有一种条件、没有某一种程度,恐怕不能往生,所以,他以发菩提心、修诸功德来作为往生的条件。
二、莫不皆乘弥陀之愿力
善导大师说:“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。”所以,第十八愿也好,第十九愿也好,通通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。
不是说第十八愿专念弥陀名号是靠弥陀之力往生,而第十九愿是靠自己的发菩提心、修诸功德往生的,不是的,他的发菩提心、修诸功德是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,是因为他有这些发愿,阿弥陀佛就很便宜地把往生的功德给他,跟他做这样的兑换,假设他不发菩提心、不修诸功德,他就会认为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回向而心生不安。
第十八愿就不一样了,第十八愿是不管有没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,他都不依靠发菩提心或修诸功德,他都是依靠这句万德洪名。这就是它们的不同。
《第十八愿善导释》
未完待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