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人的经营之道
2020-02-01 14:38:33 作者:心态即命运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 条
在道德观念的影响下,中国古代的商人大都秉承了讲求诚信的传统,把“货真价实”、“童叟无欺”作为自己的经营原则。早在先秦时期,大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就认识到良好的商业道德是“万利之本”。
到了明清之际,“货殖之事益急,商贾之事益重”,很多商人更是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经营信条。樊现说:“贸易之际,人以欺为计,予以不欺为计,故吾日益而彼日损。”正是由于他诚信不欺,才使其贸易事业日益壮大。
据《同治桂阳直隶州志》记载,广州有一个经纪人,在充当客商代理人时,一位客商在结算时多付了1000余两白银,他发现后,立即起程追赶,将多余的白银如数奉还。此事传开,各地到广州来采购的商人争相雇他当代理人,于是这个经纪人的财富也就越来越多。
由于“诚”和“不欺”上通天道,所以在关于明清商人的史料中,我们不难发现,由于不欺而得到上天保佑、免祸去灾的记载。《空同先生集》记载,山西商人王现“利以义制,名以清修”,以信义待人,有一次逃过了盗劫。汪道昆《太函集》所载商人汪通保,由于他有操守而“好仁义”,所以处处能逢凶化吉,遇难呈祥。
“好仁义”、“守诚信”而得到好报的观念,在中国道德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。这并非只是一般民众的迷信思想,而是人们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。相反,那些在商业活动中做不到诚实守信的人,不仅伤害了顾客,损失了信誉,还会弄巧成拙,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从前有个商人,他有一粒像小酒杯那么大的宝石,值很多钱。有一天,他要到远地去做生意,怕路上被强盗抢去,不敢把宝石带在身边,他就去找一位珠宝店的老板,托他保管这一粒很值钱的宝石。那珠宝店的老板是商人的好朋友,他答应说:“老朋友,你尽管放心去吧。这东西我替你收藏在保险箱里,绝对不会不见的。”
商人听了他的话,真的放心去了。可是半年后商人回来,找珠宝店的老板,要把宝石拿回时,想不到那珠宝店的老板不诚实,存心要赖账,就装出一副感到惊讶的神态说:“哎呀!那粒宝石你不是拿回去了吗?怎么又来向我讨?我这里有一本登记簿子,大家可以查查看。”说着,他就拿出早已预备好的簿子给商人看。他指着簿子说:“呐,你看,这里不是明明记着某月某日你把宝石取回去了吗?”接着他又说:“不但是这簿子上记得清清楚楚,并且我还有证人。记得你来拿宝石那天,我这里还有一位魏先生和一位赵先生在,他们都亲眼看到,可以出来做证人。”
商人知道珠宝店的老板是存心要吞没那粒宝石,他气愤极了,跑去警察局报案。
到了法庭开审这一宗奇案那天,来听审的人特别多。法官等到商人、珠宝店的老板和姓魏、姓赵两位证人,总共四个人供述以后,就对他们说:“你们四个人既然都曾经看见过那粒宝石,这件事情也就好办了。这里走廊那边有四间房子,每间房里有一张桌子,桌子上有一块黏土,你们每一个人进到一间房里,用桌上的黏土,做成那粒宝石的模型,大小形状要跟那粒宝石一样。做好了,就拿来给我看。”
过了一会儿,四个人一个一个先后拿着各人所做的宝石模型出来。等到四个人都把所做的宝石模型交来了,法官一看,商人跟那个珠宝店的老板做的两粒,大小差不多。但是那两个证人因为没有看过那粒宝石,不知大小,一个做得只有黄豆那幺小,一个却做得有大茶杯那么大。这时,法官很严正地对珠宝店的老板说:“这两个证人,根本就没有看过那粒宝石。你叫他们来做假见证,显然是存心要吞没人家的宝石,你该有罪。”珠宝店的老板到这时没有话说,只好认罪,把那粒宝石拿出来,交还给商人。
存心要吞没人家的东西是不诚实,做假见证也是不诚实,这些行为都是没有道德的,都要不得!因此,我们特别强调:说话要诚实。
(摘自《心态即命运》)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仅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南无阿弥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