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桃源专题

董母训子爱树木,董奉庐山育杏林

2019-08-17 20:57:22 作者:中国古代圣贤教子经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1.png


三国的时候,吴地侯官有个董乾村,有一户人家母子二人,儿子姓董名奉,字君异,深得母亲疼爱。董奉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贤惠善良的农家母亲。她见乡亲们由于受战乱之苦,饥寒交迫,身无御寒衣,家无充饥粮,就想能够找一个办法帮助大家度过困难。她的院子里有一棵杏树,每年都结很多杏,既能够充饥也可以换粮食。她带领儿子一起用自己家那棵杏结的果子开始栽种,几年以后,就已经有几百棵了。杏树逐渐开始结果了,有啼饥号寒之人路过门前,她便让儿子去摘杏给人充饥,或以果换粮救济穷人。由于董母行善乡里,所以他家的杏树从未有人采折。


    在一年春天的时候,杏花开了,小董奉折了几枝杏花,拿着玩耍。母亲发现后十分生气,夺过杏枝打奉儿,她一边打,一边含着热泪说;“你怎么这样不懂事,树木是救人的,人一生什么时候也离不开树木。树苗长这么大,要用多少心血和汗水,你怎能折断小树呢?”从此,小董奉不但不再折树,而且每年植树季节,还帮着母亲挖坑、抬水,小小年纪就懂得了栽树救人的的道理。


   为救苦救难,母亲让董奉立志学医,让他四方奔走访师求教,以医术数民众于水火。在母亲的影响下,他心诚志坚,刻苦努力,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,终于成了一位妙手回春的名医。当时,他同南阳张仲景、谯郡华佗齐名,并称建安三神医。


   董奉成了神医,公子王孙,达官贵人,求诊者日增。这应该是他攀高结富的好时机。但董奉却不以为然,认为荣华富贵只不过象昙花浮云一样,稍纵即逝。尽管已经成了名医,他依然走街串户,为穷苦百姓看病。而且,他无论走到哪里,都一边为人看病,一边倡导多植杏树,并亲自动手和病人一起种杏树。当他行医来到江西庐山时,见这里山青水秀,山峰巍峨,云雾缭绕,便在这里隐居了下来。由于董奉医德高尚,医术高明,送钱财求医者甚多。但董奉从不索取诊金,只要求患者病好后,在山上种植杏树,病重者种五棵,病轻者种一棵,要心诚保活。


    从此,他家门庭若市,前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。经过数年以后,竟然得十万余株杏树,成为一片茂盛的杏林。待到杏子成熟的时候,董奉又告诉人们用谷物来换杏子,交取多少,全靠自觉。董奉把所得粮食,用来赈济穷人和那些出门在外路上遇到困难的行者。


   董奉的所作所为,教育和感动了民众,一传十、十传百,董奉那高贵的品质,精湛的医术和救人危难的事迹,不径而走。“杏林佳话”从此千古流芳,时至今日。


      有诗云:

              父母品行胜有声,教儿育女印心灵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慈母种下一棵树,孝子育林郁葱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杏林佳话传千载,庐山仙境忆董公。


 善业多则福报大,福报大则诸事顺利,趋吉避凶。恶业多则福报浅,福报不足则诸事不顺,灾厄偏多。命的好坏是决定于自己的行为造作,是操纵在自己手中,八字不可改变,而运势能够优化,好的命运,不仅靠脚踏实地工作,也靠自己行善造福,累积善业。这是以福转业,让重业轻报,轻报化无,而得顺遂的人生。 (桃源取名测运网  命理)
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桃源专题最新图片文章

桃源专题最新文章

桃源专题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