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佛学佛经

《入菩萨行论》第128课科判及主要内容,贪欲的过患

2019-10-19 08:05:13 作者:索达吉堪布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《入菩萨行论》第128课科判及主要内容下面继续学习《入菩萨行论》。前面讲了阻碍解脱机会的科判,下面看第三个科判。

1.png






《入菩萨行论》第128课科判及主要内容


下面继续学习《入菩萨行论》。前面讲了阻碍解脱机会的科判,下面看第三个科判。


寅三、以比喻说明过患:

贪欲生众苦,害多福利少,

如彼拖车牲,唯得数口草。


贪欲可以产生很多的痛苦。贪欲的因引发的过患远远多于福利,就像拖车的马牛等牲口,为了贪著路边的几口草,它自己付出的代价非常的惨重。这是用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来进行宣讲。


众生认为要获得幸福的生活,如果没有贪执,肯定是不行的。很多众生认为贪欲和快乐可以划等号,或者是因果的关系,还有些人认为贪欲本身就是一种快乐,认为贪欲的本体和追求贪欲的过程都是快乐。


但是我们要观察,其实贪欲为因所产生的痛苦,和贪欲为因所产生的安乐、福利,二者比较起来,不管是今生还是后世,它都是“害多福利少”。这里的福利可以理解成快乐、安乐。从某些现象来看,通过贪欲也可以获得一点快乐,比如通过执着男女对方获得快乐,有些人吸烟喝酒得到一些快乐,吸毒的人通过吸食毒品获得所谓的快乐。从这方面看,它的隐因都是贪欲。那么,有没有获得一些快乐福利呢?有一些,但是后果很严重,过患非常多。真正比较起来,贪欲产生的痛苦远远大于所产生的快乐。


当然这里引用的都是世间也基本上认同的有过患的行为,还有一些是世间当中不认同的,只有通过佛法的智慧观察才会明白。比如贪著财富、贪著男女的身体,执着感情,都是害多而福利少,对后世也是如此。


打比喻讲,“如彼拖车牲”,就像拉车的马一样,它拉着很重的货物,驰骋在道路上面,它看到路边有一丛青草,它对青草产生了贪欲,觉得把青草吃下去会得到很大的快乐,它想要去食用这棵草,然后把脚步停下来,也许还没有等到它吃到草料,不好的事情就会发生,即便它得到了草也只是数口而已。但是换来的是主人的鞭挞,马鞭会毫不留情地抽到自己的身上,这种痛苦是很剧烈的。还有可能,它正在疾驰的时候突然停下来,车的惯性有可能把它掀翻,或者有可能直接把它压死,它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得到的只是很少的一点福利,但会有很多的过害。


众生的贪欲也是这样的,得到的很少很少,但付出的代价却非常严重。这里是通过比喻来进行宣讲的,我们学习的人要多体会这个意义和比喻表达的殊胜内涵。


寅四、空耗暇满:


彼利极微薄,虽畜不难得,

为彼勤苦众,竟毁暇满身。


贪欲所获得的利益是非常微薄的,虽然是畜生也不难获得,但是为了获得这个非常微薄的利益而勤苦劳作的众生,因为耽著这种微薄的利益,竟然毁坏了如意宝般的暇满人身,这是多么不值得。寂天菩萨把意义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,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缘这个意义分析、观察和思维,再再地观修,从而在内心当中产生最殊胜的觉受。


“彼利极微薄”,前面也讲了,以现世的众生为例,众生在轮回当中所奋斗的、想获得的,无外乎就是衣食、住处、男女感情、身体的接触,但是这些东西比较起解脱的利益、功德,这种利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。即便不和解脱利益作对比,和整个轮回的痛苦相比,获得的利益也是非常少的。所以,这里的“彼利极微薄”和上面的颂词相呼应。


“虽畜不难得”,这种极其微薄的利益,即便是旁生也不难获得。为什么呢?衣服方面,旁生不需要追求衣服,它的衣服天生就穿在身上,而食物方面,像牦牛或者其他的野生动物,它们所追求的就只是草料而已,而猛兽以猎食其它动物为生。如果只是想要吃饱肚子,这种事情旁生也做得到,而且有些旁生做得更好一点,可能猛兽要劳作,在电视上看猛兽捕猎空手而回的情况比较多。但是食草动物,漫山遍野都是青草,吃也吃不完。因此,只是吃饱肚子,旁生也可以做得到。


然后是住处,有些动物只是寻找天然的住所就可以了,有些寻找山洞。有些鸟只要找一棵树,或者房檐下面,有些搭一个窝也是很容易的。所以,要找到一个住所,鸟也不难获得。有些动物刨个土洞,像蛇打洞,老鼠打洞,要找一个住处也是做得到。而且,蜜蜂内部的宫殿,蚂蚁的宫殿,也是几层的“高楼大厦”。所以,要造个住房也是不难的。还有获得男女的感情,当然动物是说公母,要找对象,找不净行的快乐,它们也是找得到的。从这些角度来讲,这些极其微薄的利益,旁生也是不难获得。


“为彼勤苦众”,目标只是盯在今生的衣食住行上面,为此拼搏、为此劳苦、为此勤做的众生,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,所获得的利益是很少很少,但是付出的是惨重的代价,毁坏了暇满人身。


此处暇满人身是针对我们这些修行的人来讲。因为我们遇到了佛法、可以修行佛法,基本上算是暇满人身。有些人可以转成暇满人身。很多人具有潜在的暇满人身,可以皈依、学佛,但是因为耽著轮回的欲妙,而导致不再学佛或者没有机会学佛,毁坏了暇满人身。


寅五、痛苦无义:


我们所受的痛苦是没有意义的。


诸欲终坏灭,贪彼易堕狱,

为此瞬息乐,须久历艰困。


一切的欲妙最终会坏灭。但贪著欲妙很容易导致我们堕地狱。为了这个很短暂的快乐,我们会付出非常长久的艰困痛苦。所以,我们感受的痛苦其实是没意义的。当然,痛苦无义比较明显的表现在下一颂,这一颂当中,它主要讲因为贪欲得到了很多痛苦的情况。


“诸欲终坏灭”和“贪彼易堕狱”,这里有可以对比的地方。比如说我们想要获得欲妙,也就是色声香味触的五欲,我们想要获得高质量的五欲,在贪欲心发动下去追求,在追求的过程当中,可以说是很困难。当然,前面的颂词说,连旁生都容易获得,这里又说很困难,好像是矛盾,其实不矛盾。比较简单的基本的东西,是比较容易这里讲“诸欲终坏灭”,追求欲妙很苦难,即便是追求到了,它也是终坏灭的自性。小到一顿饭的欲妙,再扩大到富翁的欲妙,国王的欲妙,天人的欲妙,天王帝释的欲妙,乃至第六他化自在天的天王的欲妙,这些欲妙最终都会坏灭的。任何欲妙最后的结果都是坏灭。所以追求起来很困难。


“贪彼易堕狱”的“易”字和前面对比,贪着这些欲妙的贪欲本身,很容易让我们堕到地狱、恶趣当中去感受痛苦。所以,贪欲本身过患大。的,而这里我们要追求高质量、高水平的、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。


很容易失坏,很难以获得,很容易堕地狱,得到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的欲妙,有必要吗?为了这一点“须久历艰困”,这不单是从后世讲,今生追求的过程也是“久历艰困”,失坏之后堕地狱也是“久历艰困”。从这些方面观察,我们很容易得到答案,没有必要为了小小的欲妙,付出很大的代价。


下面再看第二个,上下两个颂词的意思是联系在一起的。单单看第一个颂词,看不出来痛苦无义,只是说痛苦很巨大的意思,学了第二个颂词就知道痛苦无义的含义了:


彼困千万分,便足成佛道,

欲者较菩萨,苦多无菩提。


这些艰困、痛苦的千万分之一,就足以让我们成就佛果。贪欲者和菩萨比较起来,苦多而没有菩提。他所受的痛苦远远大于菩萨,但是受这么多的苦,却没有获得一点点菩提果,或者和菩提相关的善根。所以痛苦是无有意义的。


我们受了这些没有意义的痛苦,这个一定要好好思维。如果受的痛苦有意义,我们愿意承受,如果没有意义,我们当然就不愿意承受。世间当中也是这样的,比如我们工作的时候比较苦,但是想到我这个苦有意义,能够挣钱,就觉得可以忍受。如果痛苦了还拿不到一分钱,那么这种痛苦没有人愿意感受。


同样的道理,把这种观念放到解脱道和轮回道上去观察,也是一样的。如果我们所受的痛苦对解脱有利益,对最终的安乐有利益,那么这个痛苦值得受,必须要受。如果这个痛苦受来受去,什么意义都没有,纯粹只是痛苦,痛苦的因,痛苦的果,痛苦的过程,如果这样的话,当然这种苦没人愿意受。我们现在要从这个当中去观察,清醒过来。


“欲者较菩萨”,贪欲大的人和菩萨相比,“苦多无菩提”。我们不愿意修菩萨道,为什么?太苦了。修布施度很苦、闻法很苦、念咒很苦、打坐很苦、持戒很苦、安忍很苦、度化众生苦。菩萨的苦有多少呢?再多的苦,按照显宗的说法,三个无数劫就可以了。但是绝对不可能,以前我们再再分析过,虽然说三个无数劫成佛,但是真正而言,初地以后的菩萨就不可能有痛苦了。初地到八地一个无数劫、八地到成佛一个无数劫,至少在这两个无数劫当中,根本没有丝毫痛苦。再往前是加行道、资粮道,这个时候痛苦是有,但是有限,最多也就是一个无数劫的痛苦。有多少痛苦呢?


再加上我们还有一些密法、净土的修法,其实苦不多。换一个角度来讲,就是这辈子的痛苦,也就几十年、几年的痛苦而已。如果现在修好佛法,修密宗也好、修净土也好,就几十年、十几年的时间,死亡来了之后,往生极乐世界,从此就终止痛苦了。虽然是凡夫,但已经终止痛苦了。


“欲者较菩萨,苦多无菩提”,贪欲大的人,在轮回当中感受这么多的痛苦,没有一点利益,菩萨感受很短很少的轻微痛苦,但是利益很大,他成佛了。通过一点点痛苦的代价,换来了成佛利益众生的巨大利益、巨大安乐。这种计算方法很简单,我们可以计算出来的,这个选择也很好选的。


寅六、痛苦无法比拟:


思维地狱苦,始知诸欲患,

非毒兵器火,险地所能拟。


思维地狱的痛苦,我们才知道贪欲的过患之大。这种过患不是毒、兵器、烈火、险地所能比拟的。


首先思维地狱的痛苦。《正法念处经》《大圆满前行》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等很多经论当中,对于地狱痛苦的描述相当清楚、具体。我们要多看、多观察、多思维,深入观察思维,就知道地狱的痛苦非常巨大。


那么这种痛苦从什么地方带来的呢?从贪欲带来的。“始知诸欲患”,这么强烈的地狱痛苦、旁生痛苦、饿鬼痛苦,所有轮回痛苦都是因为贪欲而带来的。


这种贪欲的过患远远大于毒药的过患。比如蛇等旁生体内的毒,人工合成的毒我们害怕,不敢去沾染,因为中毒会导致身体痛苦死亡。我们也很害怕各式各样的兵器,古代是冷兵器,现在是热兵器、化学兵器。这些兵器会伤害我们的身体、摧毁我们生命。还有烈火,对熊熊燃烧的烈火,比如发生火灾的时候,我们很害怕。还一些险地、悬崖、深坑等等危险的地方,我们害怕。我们远离它,分析它。这些危险我们经常看得到,也经常做分析,经常做防范,也经常防范住了。


但是我们没有防范的,没有引起重视的,就是贪欲,恰恰对我们伤害最大的贪欲,我们基本上没有足够的重视。对贪欲的观察、分析、防范,是在所有防范之中最低的,做的最差的。毒药、兵器、火、险地,各种各样能够伤害我们的东西,人们都在观察防范。贪欲给我们带来的过患,程度最猛烈,过患也最大。但是就是这个给我们带来最大过患的贪欲本身,没有被我们重视,没有研究它,没有防范它。伤害不是那么大的,我们高度防范,对我们伤害最大的,反而没有去防范。这个就不合理。


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佛经最新图片文章

佛经最新文章

佛经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