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桃源专题

不能因为生活条件优越,而忘记了求道之心

2020-03-12 10:01:19 作者:刘余莉教授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1.png

刘余莉教授《群书治要·礼记》讲座第2讲11

全文1506字,阅读需5分钟

骄傲的实质,带给人的后果,就是痛苦的。莎士比亚,他就说,“一个骄傲的人,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。”《弟子规》上也提醒说,“不力行,但学文,长浮华,成何人。”如果我们只是学了一些圣贤的典章,圣贤的经句,但是没有用在自己的修身上,这个就是大毛病了,不断地滋长了自己的浮华之心、虚荣之心、傲慢之心,那还能够成长成什么样的人呢?我们是学圣人呢?还是学贤人?还是在学小人?

傲慢障碍人学道。富贵学道难,因为富贵的人就容易沉醉在富贵的生活中,觉得生活已经很顺遂了,要什么就可以满足什么,所以求道的心也就不急迫了。实际上,我们要知道,人生有八苦,四大根本的苦,就是生老病死苦,没有人能够脱离的,还有求不得苦,怨憎会苦,爱别离苦,五阴炽盛苦。这也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够避免的。所以,不能够因为生活条件优越,而忘记了求道之心、出离之心。

《尚书》上也说,“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”骄满给自己带来损失,谦虚让自己受益,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道理。为什么呢?因为一旦一个人骄满了,就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,自以为是,别人的话就很难听得进去了,他也就不再有好学的品质,他的人生也很难进步。所以,自以为是的人是很难受教的。

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,这个人有什么样的缺点,都不怕,最怕的缺点是什么呢?最怕的缺点就是自以为是。一旦一个人自以为是了,别人想帮他也都帮不上忙。而谦虚的人,在事业上也往往比较容易成就,因为一个人谦虚好学,就会有很多人主动地帮助他、教导他。

在《了凡四训》上记载,这个了凡先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,在每一次科举考试之前,他就能够判断出有一些人可以考中,而另外一些人要落榜。结果开榜之后,和他预测的一模一样。他是依靠什么预测的呢?其实就是依靠这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不是谦虚受教。比如说他讲到一个例子,有一年去参加考试,有一个叫丁敬宇的人年纪最少,但是表现得最谦虚,而且总是主动地为那些年长的人服务,并且做到了受辱不答,闻谤不辩,受到侮辱诽谤,他也不去辩解,就像没那么回事儿一样,你看他年龄这幺小,就有这样的涵养,谦虚恭敬的心,所以他说这样的人决定考中。结果,开榜之后果然如此。所以了凡先生辨别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是否谦卑。

在春秋时期,齐国的宰相晏子,有一位驾马车的属下。有一天,他在为晏子张开车盖的时候,这个车夫的妻子,正好从门缝里往外面看。结果她看到,他的丈夫趾高气扬、非常得意。过了一会儿,这个驾车的人就回到家里,妻子就提出要和他离婚。这个车夫,听了之后感觉很奇怪,他就问,“你为什么要和我离婚呢?”这个妻子她很有智慧,她说,“晏子啊,身高不到六尺,可是他在齐国做宰相,名誉传遍了天下的诸侯国。但是我看他出门的时候,态度谦和,好像自己不及他人的样子。而你,身高八尺,为晏子驾车像奴仆一样,但是你出来的时候却表现一副高傲不可一世的神情,所以你只适合做一个卑贱的人。正是因为这个缘故,我看不到你的前途、看不到你的希望,所以我要和你离婚。”

从此以后,这个车夫就转变了态度,变得很谦下。晏子看到他的行为突然改变,也觉得很奇怪,就问他是什么原因。驾车的人就把这件事的原委老老实实地告诉了晏子。晏子赞叹他能够改过自新,并且认为他有一个贤内助也很难得,就推荐他做齐国的大夫。你看这个车夫心态一转变,他从这个高傲变得谦虚了,境随心转,他的福报也就来了,这个环境也就转变了。

所以中国古人说:“福田心耕。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,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。”这个方寸,就是指我们的方寸之心。所以这个马夫他的态度一转变,他的心一变,环境、地位也就随之改变了。那么这个是要讲的“富贵而知好礼,则不骄不淫。”这个淫就是过分,特别是用度过分,奢侈无度,没有节制的意思。

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仅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,南无阿弥陀佛。

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桃源专题最新图片文章

桃源专题最新文章

桃源专题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