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保护自己的寿命福报不流失:惜福行善是长寿养心之方
2021-07-02 09:07:40 作者:桃源居士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 条
很多朋友都很关心,自己能够活多少岁,能不能够长寿?人确实有一个先天的八字,是可以算到过去世中的所修的善业,恶业,以及寿命。但是寿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寿命也是一种福报。希望长寿的朋友,非常重要的是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福报,惜福积善,常养平和之心能够长寿。如果不懂得珍惜的命中的福分,也会令到自己的宝贵的福寿白白流失。
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人一日行三善,三年天必降之福。
在佛教中,祖师大德常讲:末法时代,人的福报是很微薄的,若不知爱惜,将这本来就很微薄的福报享尽,就要开始受苦了,古人所说的“乐极生悲”就是这个意思。诸位随便想想,我们的福报真的比过去的人好吗?真的不见得啊。过去不谈很远,就谈三十年的人,比我们现在的人,都要更有福分。他们不一定拥有很多物质,但是内心绝没有现在的人,这么焦虑,痛苦。以及各种无明的压力。在这种佛说的末法时代,惜福和修善,学会正确的调养自己的身心,这几件事情,显得尤其重要。
人的福是分两种的,一种是外在的福报,吃穿住用这些看得见的物品。另一种就是身体健康的福报。人生下来,各自带有不同的先天福报。也就是命格中能够算到的八字。这些福分会随着年龄增长,会有变化。总量也会逐渐减少。如果做善事,则有增加福分的机会。如果总是浪费,这个福分可能经常要扣除。扣完原有的福报,这个人不是多病,就是多灾难,或者手术,刀伤,不顺,衰运。很惜福的人,本身拥有80年的福报,如果很节约的用,很惜福,往往到80能够从容而得善终。身体也相对好,浪费,或者造业的人,损福是很容易的。福分扣得多,自然感受到不顺心,病,灾,劫数就很多。甚至有些禄尽之后,本来长寿也变成短命,或者多病的命格。所以珍惜福报,乃是珍惜寿命。
任何事物,都有一个极限;当到达了极限,就会往反方向发展,面对现代社会倡导的:要享受,要奢华,要炫耀,要暴富。人想要自己过得更好的心,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不能不懂得福有定数。一饮一啄莫非前定。追享受与奢华,报复和炫耀福报,这是让人快速的消耗自己的几十年来之不易的福报,寻求速亡之路!古代的皇帝算是最有福报的一类人了,但是很少长寿。多数的寿命三十多,四十多,五十就走了。连五百世修善财得到一世大福报的皇帝快速消耗福报,都无法支持寿命。何况我们普通的凡夫啊。人要知足常乐。福气靠珍惜,越惜越有福;炫耀奢华,消耗福报也是很快的。曾经观察过一些明星,为什么年纪轻轻不到60岁就死亡,有些甚至不到50岁,还有更年轻的。仔细查查有不少消费习惯,会购买许多豪宅,或者花费动辄几百万购买车,或者买双鞋子要是10万,买个包包要几十万。其他不可知的大笔消耗,肯定还不是这些而已。所有好的物质,车,房子,奢侈的东西,其实都需要自己命格很大的福报去支持。外在物质显现过度,自然寿命的福报难以为继。成为豪宅还在,人没有了的状况。这是很可惜的,本身能够成为名人,本身拥有比普通人更好的福报。可见天大的福报的人,也都要懂得惜福与造福,警惕造恶业,要常常散发正能量,多做善事,既惜福又造福,福才能岁岁都在,福报也是靠自己修来的。古人常说:惜福者受福,不惜福者受祸。再有钱,也不要挥霍浪费,惜福就是延长寿命。如果享受过度,或者常过奢侈的生活,福报折掉之后,寿命必然堪忧。所以现代社会,为什么出现这么多,意外事故,灾难,癌症,重大疾病。一方面有前世的恶业牵引,一方面是惜福这一块,大家知道的太少了,没什么人特别注意了。
爱孩子也是一个道理。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福报,从小都要教小朋友爱惜物品。并且不要有攀比的心,养成素淡的态度。争名夺利的生活方式,不值得追求。因为往往这些方式生活,是加速福报消耗,内心都是焦虑的。我们的圣贤老祖宗很早就懂得不争的学问。不搞竞争,简单生活。得到的福报可以慢慢用很多年,而且心态也安然,没有什么焦虑的。安贫乐道,追求学问。这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。
虚云老和尚也曾讲过:修慧必须明理,修福莫如惜福。由此可知惜福的重要性,惜福并不是某个人的主张,也不是劝人节约编造出来的谎言,儒、释、道文化都在强调“福报”的重要性,福从惜中来,福从修中来,惜福受益的是自己,将来享福的也是自己,和任何人没有关系。
明朝宰相严嵩,虽然天生福报大,但也是典型不知惜福的例子,今生能够做官,那是很多世修自己和祖先积善积来的福分。做官的人在位置上,多多做利益百姓,利益国家的事情,才能够福中造福。代代吉祥。严嵩最后福报享受尽了之后,落得个罢职抄家。他的儿子也在朝为官,父子二人联合朝廷重臣,拉帮结派,陷害忠良,弄得朝廷内乌烟瘴气。严嵩倚仗自己位高权重,大肆敛财,挥霍无度。由于地位显赫,家中每天都有人登门造访,天天大摆宴席,浪费的粮食数不胜数,后厨每天倒掉的饭菜多得吓人。自己没有惜福的概念,也没有远见教孩子必须积德,惜福,延续福报的观念。宿世的福报,就是这样每天漏每天漏出去。
在相府附近有个寺庙,老和尚看到,相府中每天都浪费大量的粮食,就经常带着弟子们去捡剩下的米,有的米粮都没开封,只因不新鲜了就当垃圾扔了出来。日子久了,老和尚竟存了满满一屋子米。
后来,严嵩恶果到头,被罢职抄家,流落街头沦为乞讨,都没人给他饭吃,这就是当当年自己不知惜福也不懂得造福的后果,浪费无度,作恶折损福报非常快,陷害忠良,所谓好人好自己,坏人也坏自己,最终快速已福报耗尽。看着奄奄一息的严嵩,庙里的老和尚收留了他,这才得以活命。严嵩对老和尚说:师父,当年我身为宰相,腰缠万贯,却没有来庙里做一分功德,也没有任何想做善事的念头,我真是惭愧啊。
老和尚就带着严嵩来到那个存米的屋子,对着满满一屋子的米说到:这些粮食都是当年相府丢出来的,我不忍浪费,就捡回了庙里,您现在吃的正是当时浪费的粮食。严嵩听后,想起昨日种种恶的行为,悔不当初,但已无回天之力,这就是不懂惜福,不懂修善积德,为非作歹,最后折了自己的大福报。其实自古公门好修行,如果在一个位置上,想的都是怎样利益老百姓,定然能够延续自己的和家人的福报。做好官积德,做贪官,多少人最后掉下来,连本来有的福报都消耗光了,乃是作恶多必有灾殃。这是千古真理。做坏事消耗的福报,比浪费的福报,还要消得多许多倍。所以,人生在世,有福时也要赶紧学惜福,厚道待人,莫损阴德。损阴德,即使是惜福的人,也会给自己的福报捅出一个大窟窿。上次看到一个贪官,好感叹。那个面相其实是很聪敏的人,非常可惜用了错误的手段,走了不正当的路。最后没收所有财产,而且五十多可能坐牢都要判重刑。这要是明白,造业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啊。已经到了高位上,应该想清楚,一个人能吃多少,能用多少。不如多做利益社会的事情,这下造业大到自己的福报剩下渣渣,祖先积的德,也给自己一代败光,甚至连孩子也抬不起头。这是不懂人有命数,不该拿的,拿了要还。不是不报,时候一到,真是彻底报销。
当自己能吃饱穿暖,就是莫大的福报了,不要身在福中,任意去消耗自己的福气。今天追豪宅,明日追好车。欲望的东西是追不完的。但是人生的福报是有限度的,有缘的福友,不如在有福的时候,学会简单生活,不要随意挥霍,任何一种挥霍,都会换来不好的结果,这就是因果规律,任何人都跳不出因果报应的圈子,赶紧多帮助人间苦人。有能力的人,要多帮助没有能力的人。有福报的人,要多帮助没有福分的人。如果懂得用财造福,尽力积善,则福报绵绵不绝:修建大利,铺路补桥,印刷佛经,建设公益学堂,推动圣贤文化传承,帮助孤儿重返学堂读书,帮助孤老老有所养。这都是发心能够实现的善事。谁做谁的福报倍增!人这一生,所遇到的贵人,获得的钱财,总之所有的享受,都是自己的福报,应加倍珍惜。惜福的上层境界是造大善业,有福报的时候,学会知足,感恩。孝顺父母双亲,好好珍惜家庭。珍惜朋友。少炫耀,少攀比。这个会减少很多麻烦,也能带来很多快乐。
每年多思量帮助别人,尤其是社会上苦难很多的人,例如孤儿,残疾人,病者,孤老,以及灾民,人惜福不是学习吝啬,而是要学会正心正念生活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保持朴素的生活习惯,平常多多保持行善,分享自己的福报帮助众生。也令自己的身心,逐渐能够安定,自在。因为善念善心,可以令人健康。身心健康,才会有望长寿。每日思量,藏福于民,藏福于天下。自古,积善之家有余庆。过去的老人家,常常简单生活,点滴珍惜自己的福报,一生不追求过分享受,勤劳正直,没有坏心眼,所以很少生病,寿终正寝的非常的多,过个生日还躲着过,不杀生不摆酒。这是很懂得修啊。经常有善心,种个菜都四处分给需要的人。人不自私,常常利益他人,就能产生新的福分。居住的地点还很简单,没有豪华的居所,所以寿命的福报,能够保存得比较好,得到九十多的高龄,甚至百岁也是有的。都是懂得这个道理:惜福行善,是好自己,最终令自己少病少灾,活到八十,九十。甚至更高寿。
当富足时,常要想到贫穷的时候,绝不可 挥金如土,娇骄二字难留福。福报享受过度,难免灾难增多,若不知珍惜自己现有的福报,再好的运气都会荡然无存,积福需要点点滴滴,很不容易,败福只需一瞬间。惜福和造福是一种可贵的远见。所以每一日,多做一些善事,珍惜自己的福报,远离造恶,坚持仁善,慈悲心做事情,点滴惜福,能够令自己和家人,福分绵长,少病康宁得高寿,也是真正令身心安泰的正确养心长寿之道。
持续放生者,受佛菩萨、天地一切神仙赞叹护佑,必然有求必应。
消灾免难: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第一功德
学佛为成佛,一心专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不怀疑不夹杂,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
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,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;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,皆悉回向给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,父母眷属离苦得乐,早证菩提、转载者、各位读者;此文若有错谬,我皆忏悔,若有功德,普皆回向,愿断恶修善、广积阴德,发菩提心、行菩萨道,持戒念佛、求生净土!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南无阿弥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