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德篇之孝篇(24孝)----闵损芦衣
2020-12-28 06:43:40 作者: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 条
诗曰:孝哉闵子,衣芦御车,感父救母,千古令誉。
春秋时期的鲁国,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。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。父亲娶了后妻,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。人都有私心,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,所以后母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。后母平时对子骞很不好。严冬,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丝絮做的棉衣,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也感觉不到冷。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一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。数九寒天,寒风刺骨,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、脸色发紫。就是在这种极大的差别中,子骞也从来没有一点怨言。假如今天是我们,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,是否能够承受?是否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?可是子骞一点也不怨恨他的后母。
在一个严寒的冬天,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,要子骞驾车。冰天雪地,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!双手被冻僵了,嘴唇冻紫了。一阵寒风吹过,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,一失手,缰绳脱落了,这样就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。因为子骞驾车的技术一向很好,今天却大失水准。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晃,就非常生气地抽了他一鞭子,衣服破了,芦花飞了出来,父亲顿时脸色大变,眼睛湿润:原来,子骞的“棉衣”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,没有一片丝絮的影子!这样寒冷的天气,怎么能忍受得了呢。让孩子在三九天里冻成这样,遭这样的罪,是自己没有尽到作父亲的责任啊!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品行恶劣,对继子如此狠毒。子骞的父亲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。子骞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,含泪抱着父亲说:“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单。”这就是说,母亲在的时候,只有我一个人寒冷,可是如果母亲不在的时候,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冻挨饿了。他的这番话使父亲非常感动,于是就不再赶他的后母了。看到闵子骞一点都不怀恨于心,后母深受感动,她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,从此也把子骞当成和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疼爱。
在当时,如果子骞的父亲一怒之下把后妻赶走了,那么可以说,这个家庭从此以后就天伦不再,妻离子散,这是何等的悲惨。可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孝子子骞,才使整个家庭结局为之转变,避免了沦落到如此悲惨境地。而造就这种转变的力量只在我们一念之间,这一念就是纯洁之孝,也就是每一个人心目当中都有的自性的纯孝。
“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单。”子骞一番挽留后母的话,非常的凄凉,非常的恳切,又非常的悲愍,完全是肺腑之言,连铁石心肠的人听后,都为之声泪俱下,他的天性是何等的孝敬、纯洁,何等的淳厚、善良。这句话流传千古,让后代的人都不禁赞美闵子骞的孝心孝行。如果您也是生长在类似的家庭环境当中,我们也应该要懂得与后母好好地相处。如果能向子骞学习,相信在家庭生活当中,一定可以免去许多的误会、许多的争执和许多的不愉快。人都有孝心、孝行,天下不会有人心肠像铁石一样,只要我们肯用心,发自内心对父母孝顺奉养,父母再怎么不好,也都会有感悟的一天。
桃源居士:
佛说:我不但今天赞叹孝顺父母,我在无量劫中经常赞叹的。
、佛说:如果有人少许供养父母,这样获得的福德无量,而少许不顺父母,罪也无量。
、佛说:有八种人,你要毫不犹豫的去布施:一父、二母、三佛、四弟子、五远来之人、六远去之人、七病人、八看病者。
、佛说:有四种恩最难报答。一是父恩,二是母恩,三是如来恩,四是法师恩。所以供养这四种人,会得到无量福报。
、佛说:用饭食供养贤圣,这不如孝顺侍奉父母亲。
闵损最值得学习的一点,是他以明理的心供养父母,且恒顺父母,包括自己的后母,他都一样恭敬。后母待薄他,他仍然孝顺父母,心胸开阔,深明大义,这是非常难得的。孝顺父母,比起金钱的供养,更为重要的是日常行为的恭敬与尊重。供养父母的心情,也很重要,令老人家真正的安乐。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,珍惜有父母在的时光。像孝这方面,大家可以有空听读《地藏王菩萨本愿经》,像地藏王菩萨的孝,那就更不可思议的忠孝两全,为救母所做的一切善业,所发的极大的善愿震撼之极,极难得还是有愿有实证,还努力落实做到了。孝是入大乘的第一个条件,就如净土法门和所有法门里的净业三福,孝为第一。净业三福第一条“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”。孝顺父母,不可做任何伤害祖先以及父母的事情,有些人会用造业的钱做不好的事情,去供养父母,反而会为父母增加灾祸。能够为父母立志积善,真正做一个仁义平和善良的后人,是真正的孝。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,南无阿弥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