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佛学佛经

净空法师: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(第45集)文字版

2021-07-04 15:37:02 作者:净空法师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1 (1).gif


二零一二淨土大经科注  (第四十五集)  2012/12/1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045


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二百三十页倒数第二行,从第二句看起:


「《华严》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今本经全显淨宗,导引凡圣,同归极乐。故称本经为中本《华严》,诚有据也」。说《无量寿经》即是中本《华严》,是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说的。这是当时的一位大德,在中国佛教史上也相当有地位,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。家裡面是世家,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,就是国防部长。虽然自己考中了进士,一生没做官,可这一生都是在学佛,对于佛学造诣很深,著作也很多。他说《无量寿经》就是中本《华严》,念老此地给他提出证据,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个就是最有力的证据。莲池大师将《华严经》的十玄来解释《无量寿经》,十玄门是《华严》独有的,其他经上都没有,但是《无量寿经》裡头有,我们前面学过了。所以彭际清这个话不是假的,是真话。所以彭居士以后,念佛的人,就说《华严》是大本《无量寿经》,《弥陀经》是小本《无量寿经》。这三部经性质相同,所说的理事相同,最后的归属也相同,都回归到极乐世界。


「又据《要解》判小本曰」,就是《阿弥陀经》,「华严奥藏,法华秘髓,一切诸佛之心要,菩萨万行之司南,皆不出于此矣」,这是蕅益大师说的。蕅益大师的年代比彭居士更早,蕅益大师出生在明朝万曆年间,圆寂的时候在清朝,清朝初年,这是淨土宗的祖师,第九代的祖师。这个说法也是非常有力量的,《华严经》的奥藏,《法华经》的祕髓;换句话说,这两部经的精华都在《弥陀经》裡头。《弥陀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小本,而且一切诸佛之心要,诸佛的心要是什么?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这是一切诸佛的心要。离苦要离究竟苦,与乐要给究竟乐,那究竟乐是什么?是如来亲证的大般涅槃,究竟乐是永远断无明,这是成佛了,只有成佛才能达到究竟。这部经确实,教我们往生极乐世界,在一生当中证得究竟圆满,确实是一切诸佛的心要。菩萨万行之司南,司南就是指南。菩萨修行,目的是证得圆满的佛果,《华严经》上称为妙觉如来。这部经真的帮你一生证到,所以都不出于此,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,无比的微妙。


「且极乐不离华藏世界,弥陀即是毘卢遮那」。在这个经裡头给我们讲得很透彻,《华严经》的华藏世界毘卢遮那如来,密宗的密严淨土大日如来,实际上跟阿弥陀佛是一而三,三而一。弥陀即是毘卢遮那,弥陀即是大日如来,密严淨土就是极乐世界。「故判本经为圆教,谁曰不宜」,这部经是圆满的教法,确实不可思议。「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别相。若是圆人则法法俱圆」,圆教根性的人,没有分别执著,法法皆圆,「无有高下」,那就是差别中的平等相。这一段「藏教所摄」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
再看底下这一大段,第七段,十门开启第七段,「部类差别」。首先,念老为我们解释,「为深究本经」,深入研究,应该知道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哪些经跟这个同部,哪些经跟这个是同类,这个要认识清楚。还有一些「傍及带说淨土之典籍」,这就更多了。「以便参研」,便于参考、研究,这是希望深入不能不知道。


第一段为我们说明同部,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在二百三十二面第三行,从这儿看。解,「甲、同部」,这是第一部分,同部。「本经与小本弥陀,是同部经典」,也就是说,它的内容、理论、修行方法完全相同,只是经文有广略的差别。《无量寿经》经文长,说得详细,《弥陀经》经文短,说得简单,内容确实是相同的。「本经吴译本,曾亦名《阿弥陀经》」,与秦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小本同名。「故世称本经为大本,秦译之《阿弥陀经》为小本」,这个是古人都有说的。「《疏钞》」,莲池大师《弥陀经疏钞》,裡面也常讲,「大小二本,文有繁简,义无胜劣,判属同部」。这个十门开启,莲池大师在《弥陀经疏钞》就用这个,确实是小部经《阿弥陀经》,注解是用大部经的架势,用《华严经》。等于说现在人讲用这个规格,来对待《阿弥陀经》,这是把《阿弥陀经》大幅度的提升了,让一般人不敢轻视。


黄念老注解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也用《华严》的十门开启,跟莲池大师的看法、想法完全相同。不相同的,那就是念老是用集注,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,这是高度的智慧。对这个经批评的人很多,如果自己注解,这个问题更严重。他採取集注,以经注经,这个注解裡头,用了八十三种经论,佛菩萨所说的,又用了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。所以总共为我们蒐集了一百九十三种资料,用这个来注经,大家没话说了。经,夏莲居老师会集的,注是八十三部经论、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,这让后人没话说了。所以,注解字字句句都有根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这些,特别是学习经教的人要留意,要学习往后这个世界上,弘法利生用这个方法最好,让学习的人、听讲的人、读诵研究的人生起信心。


下面,「现小本弥陀,共有三种」,就是《阿弥陀经》有三种译本,实际上两种译本,一种是会集本。《阿弥陀经》,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,这个流通最广,在中国,修淨土的人没有一个不念的,讲的人很多,注解的人也很多。第二种,《称讚淨土佛摄受经》,这是唐三藏法师玄奘翻译的,这个经流通很少。两种本子比较,各有各的长处,但是中国人喜欢《阿弥陀经》,喜欢罗什大师所译的。罗什是意译,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;玄奘大师是直译,是印度话,所以我们读起来有时候格格不入。第三种是《阿弥陀经秦唐两译会集本》,这是夏莲居居士为我们把两种会集起来,意思更明显,更容易看出来。


底下略微介绍一下,「秦唐两译,大体相同,稍有出入。秦译精要流畅,众所宗向」,它是意译的,不是直译的,完全用中国人的章法结构,所以中国人读起来像自己人写的文章一样,喜欢。「唐译则准确详备」,因为它照梵文原文一句一句翻的,几乎梵文的意思全显示出来了,详细完备,「力保原面」,保持梵文原来的面目。「先师会集两译」,夏莲居老居士是黄念祖居士的老师,所以他称先师,会集两译,「撷其精要,更据六朝石经」,补足秦译所缺少的二十一个字。罗什大师翻译的时候,也许是后人抄写错误,漏了二十一个字,这二十一个字在襄阳石经裡面有。襄阳石经是六朝人手书石刻,「于一心不乱之下」,还有「专持名号,以称名故,诸罪消灭,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」,这二十一个字很重要。


我们这裡,参考资料裡头有「襄阳石经」,有这一条。「石刻《阿弥陀经》」,在石碑上刻的《弥陀经》的经文,刻在石碑上。「最著名者为湖北襄阳龙兴寺之石刻弥陀经,世称襄阳石经」。「据」,根据,「龙舒增广淨土文卷一阿弥陀经脱文」这一条,这是王龙舒居士记载的,「襄阳石刻阿弥陀经,乃隋陈仁稜所书,字画清婉」,这就是讲中国的书法,非常秀丽,刻得很好,很多人学写字的,把它当字帖来用。自一心不乱以下有二十一个字,「专持名号,以称名故,诸罪消灭,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。今世传本脱此二十一字」,这二十一个字漏掉了。这二十一个字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明白了《弥陀经》上所说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有这一句。


我们今天讲念佛就能往生,那我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,这个地方补出来了。念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缘,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让我们放心了。过去生中确实有善根,善根福德因缘都有,不够、不足。怎么知道有善根?我们听了这一句阿弥陀佛,读到《弥陀经》,他生欢喜心,这就是善根。没有善根的人,你念佛他不想听,不愿意听,你请他来听,他听不懂,经他不愿意看,这是没有善根福德因缘。我们能信,虽然信得不够深,也想往生,这个心也不恳切,也念几句阿弥陀佛,说明你有善根,你善根不足。那怎么样?多念,佛号念得愈多愈好。永明延寿大师当年在世,每天十万声佛号;黄念祖老居士往生之前的半年,每天十四万声佛号。这是什么意思?这是教我们,他们做榜样给我们看,补足善根福德因缘之不足,他把它补起来了。所以,到临终真能往生,往生的品位很高,这就教我们的方法。我们念佛,念得会疲劳、会疲倦,念念妄念起来,会忘掉,这都是善根不足的现象。勇猛精进就把善根福德补起来了。所以这个二十一个字很重要。


「又《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》卷下」有这么一段记载,「朝散郎」,这是官名,古时候相当于现在副部级这个级别。尚书是正部级,朝散郎是副部级,地位也很高。襄阳石经是他写的,陈仁稜,是他写的,「在襄州龙兴寺」。「本朝殿撰李公讳友闻,字季益,尝守官于彼」,这是说当时这个李先生,他的名字是叫友闻,李友闻,当时在襄州做官,应该是知州,就是地方官。他做官的时候,「持此经皈钱唐」,返钱唐,「疏主(元照)得之」。他带著有这部经到钱唐,是现在的杭州,元照就是作《阿弥陀经义疏》的疏主,这个《疏》是元照著作。他得到,「喜不自胜」,因为别的地方没看到,这看到当中有这二十一个字。「遂复刊石立于灵芝大殿之后」,这就是两次刻石。但是这个刻石在灾难当中毁掉了,战争当中,这个兵火是战争,战争当中这个碑被毁掉了。「悲夫!逆推梁陈,去晋未远,可验得真」。这是说明这二十一个字应该是真的,真正的经文,是漏脱掉的,不是后人补上去的。


「依此可知,隋代有陈仁稜在碑面刻《阿弥陀经》,安置于湖北襄阳龙兴寺」;宋朝时候元照师他又加以模刻,「立于灵芝崇福寺佛殿后」,这在中国有两块碑。「现今日本筑前国宗像神社境内」也有存,也有这个碑,「有与此相同之经碑」,日本也有一块。所以这样的石碑一共有三块,这三块石碑《阿弥陀经》都有这二十一个字。这是古代留下来的,应该不是人伪造的。夏莲居老居士做会集本,把这二十一个字补进去了,所以这个会集本也相当有价值,淨宗同学应该要多读。我们再看念老注解,他说「宋代元照师」,就是《阿弥陀经义疏》,他的注解裡面把这二十一个字补进去了。「明蘧庵师亦推崇石本」,这个石经本。「幽溪大师于《圆中钞》」,这是《弥陀经》三种最重要的注解之一,幽溪的《圆中钞》,「大声疾呼:今传讹说,凡读习者,应依古本,而增正之」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我们现在读的《弥陀经》缺少这二十一个字,这二十一个字应当把它补进去才对。


所以「会本依先德意」,夏莲居老居士是现代人,幽溪大师是古人,幽溪大师的意思,应当把二十一个字补进去,所以夏莲居的会集本就真正採用了。「于是会本,既备两译之长,复补秦译之佚」,所以这个会集本就非常的完美了。可是今天读《弥陀经》的习惯了,习惯用罗什大师的译本,而没有採取夏老的会集本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夏老这个会集本,往后一定会有人採取,因为这个本子意思比两种翻译本都完美,他把两种合成一部。所以「圣意备显」,这祖师大德的意思,这称为圣人,圣也可以指释迦牟尼佛,讲这个经,意思就更明显。「易启正解」,让我们对于《弥陀经》正确的了解。「于是秦译原文应是一心不乱专持名号(此八字应一气读下)。正同于唐译之繫念不乱」,一心不乱专持名号,这是一句。亦复与本经之一向专念同旨。弥显持名妙法,从果起修,果觉因心,他力冥加」,这个他力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「不可思议」。


「《要解》云:若执持名号,未断见思,随其或散或定,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。」念佛没断见思,生凡圣同居土;断见思,生方便有馀土;破无明,那是决定生实报庄严土。没有断见思也行,真正带业往生,一品烦恼没断,「但能信愿持名」。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说,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,品位高下,决定在持名的浅深,这个话说得好!你看,「决可往生彼国凡圣同居土」。「实」,实实在在,「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乱」或者是「理一心不乱」。当然能得事一心、理一心更好,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也能往生。生到极乐世界,就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你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理一心也差不多。这是极乐世界不思议,任何一个诸佛刹土裡面没有的,只有极乐世界有。


第二是属于同类,凡是「倡导忆念弥陀,愿生极乐」,这都是同类的。我们再看注解裡面,同类的。其中同类的也有亲疏,「以持名念佛为亲」,其他的就比较疏远一点。第一个,「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,是经与以上大小二本,合称淨土三经。乃淨宗基本经典,具谈十六妙门,劝导观想念佛与持名念佛」。十六观,前面十五是讲观想、观像,最后一观是持名念佛。所以这是为亲,跟《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合称淨土三经,是淨宗最主要的经典,三经一论。第二,《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》,这部经「劝导持名」,但是它裡头有讲到持咒。第三,《华严经.普贤行愿品》,《四十华严》最后一卷,「十大愿王,导归极乐」。第四个是《后出阿弥陀佛偈经》,始终都是偈子,它没有长行文,总共有五十六句。当中有说,「发愿踰诸佛,誓二十四章,与本经汉吴两译中弥陀廿四愿相同」。证明二十四愿是真的,不是会集、讲经的时候有错误,不是,不是翻译有错误,确实证明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多次宣讲。佛讲经只讲一次的,没有重複的。讲这个法门,重複很多遍,显示这个法门重要,显示出这个法门契机,这个法门能普度娑婆世界一切众生。所以世尊不厌其烦,多次宣说。


第五种是《首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《楞严经》裡头有这一段。这一段,「劝导众生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,以念佛心,入无生忍」。所以,它跟淨土三经同类。这一章,印光大师将它从《楞严经》裡头取出来,附在淨土四经之后,成为淨土五经。第四部经就是《华严经.普贤行愿品》。现在的五经,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、《普贤行愿品》、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》,这合起来叫五经。淨宗到这个地方可以说圆满了,不需要再添枝添叶了,非常圆满。《普贤行愿品》证明《无量寿经》即是中本《华严》。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》,实实在在讲是淨土宗的《心经》,这一章经文不长。诸位常常念《般若心经》,《般若心经》二百六十个字,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》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,更少,简单扼要,说明念佛人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现前是在我们这一生,我们临命终时,看佛来接引,还没有断气,这是现前见佛。将来是往生到极乐世界,每天跟佛在一起,那是属于将来见佛。


第六种有《般舟三昧经》,这部经是「后汉月支三藏」,月支是个国的名字,原来在新疆跟甘肃这一带,汉朝时候这裡有个国家叫月支。以后在匈奴南下的时候,月支国就分成两部分,大部分人避免这场灾难,逃到新疆西部,中亚这一带地区,称为大月支,少数人还留在原来地方没有动,称为小月支。「支娄迦谶」,这个是月支国的一个佛教的僧侣,他翻译的。另外,「《大方等大集贤护经》乃此经之异译」。同一个梵文原本,翻译的人不相同。所以《般舟三昧经》有两个本子,但是两个本子是不同人翻译的,原本是一本。「经主九十日为一期」,这是讲念佛方法,这不是打佛七,它一期是九十天,三个月。「不坐不卧,修佛立三昧,天台称之为常行三昧,唱名观念阿弥陀佛」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第一位善友吉祥云比丘,他就修这个法门,专念阿弥陀佛。修这个法门要发大心,为什么?九十天不能睡觉,不能坐下来。可以站著、可以走著,不能坐、不能睡觉,九十天。所以修这个法门身体要强壮,真正发大心,专念阿弥陀佛。出声念、默念都可以,佛号不间断,叫真精进!


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,听说香港有一位法师修般舟三昧,闭关。那我们房门一关就不晓得了,他是躺著还是走著,这就不知道了,这个有问题。般舟三昧不应该是闭关,它没有说闭关。如果要是闭关,善财童子怎么能去参访?这《华严经》上看到的,善财童子参访他的时候看到确实他是在经行,在山头经行,在外面,不是房子裡头。向他请教,他给善财童子讲二十一种念佛法门。所以我想不应该是闭关修行的。


第七种是《往生论》,《往生论》是天亲菩萨造的,提倡五念法门,求生淨土。淨土宗三经一论,这一论就是这个《往生论》,是天亲菩萨他自己修淨土往生,等于说是写出他的经验报告,给后人做参考的,写得非常好。内容主要的给我们说明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依报,极乐世界环境,给我们说了十七种庄严,无比的稀有;正报,佛八种庄严,菩萨四种庄严,确实让人读了之后,会生起求生淨土的愿望。极乐世界太好了,往生到极乐世界,没有一个不成佛,只是成佛早晚不同。有人很快,有人比较慢一点,但是决定会成佛,决定不会落空的,而且决定不退转,这是非常稀有难逢。第八种,《往生论注》,就是天亲菩萨的《往生论》,北魏时代,这南北朝的时代,昙鸾法师给它做了注解,有长行的解释。第九种,《游心安乐集》,是唐朝道绰大师的著作。这些都是属于同一类的,跟淨土三经同一类的。所以,历代讲解三经、注疏三经,这些都用作参考资料,主要参考资料。


下面再说带说的,佛讲经顺便勉励大家求生淨土,介绍淨宗法门的。这个就多了,这个裡头有二百四十多种,说明这个法门叫千经万论处处指归。由此可知,世尊当年在世,常常跟大家介绍淨土,由此可知世尊对这个法门的重视。所以古来大德,把《无量寿经》看作世尊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,有道理!不但是释迦牟尼佛,而且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度众生成佛道,不能没有这个法门,不能没有这部经。其他的没有没关係,有这部决定成佛,你说这个多重要!还去学这个、学那个,错了。


注解第三段裡面,「带说淨土经论。复有诸经论,虽不专论淨土,但亦带摄称讚极乐,劝导往生。其中昭著者」,就是非常明显的,佛在讲经的时候,劝你念佛求生淨土。《法华经》、《悲华经》,《华严》不提了,《华严》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它就算同类的,它不是带说的。「《法华经》、《悲华经》、《随愿往生经》、《文殊说般若经》、《目连所问经》、《十往生经》、《观佛三昧经》(佛记文殊当生极乐)」,这是《观佛三昧经》裡头说的。「《文殊发愿经》」,文殊菩萨发愿求生淨土。第九,《入楞伽经》,佛为龙树菩萨授记,龙树也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。《毘婆沙论》,龙树大士,龙树菩萨造的。《大智度论》,也是龙树菩萨造的。《大乘起信论》,马鸣菩萨造的。这些统统都是往生极乐世界,龙树往生极乐世界,马鸣也是往生极乐世界。所以「淨土经论约百数十部。以上就本经部类,与带说淨宗经论略举其要」。至于还有密宗,「有关淨宗之典籍,为数尚多,均未列入」,这就不提了,密宗确实有念佛往生的。


下面第八,「译会校释」,这个也要知道。「译」是本经的原译本,从印度传到中国来,把它翻成中文,这是译本。「会校」是指根据各种原译本而会集校订,这种本子。「释」是注解,本经诸本的注释,注解的本子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二百三十七面第六行,先说「本经译本」。「本经乃我佛屡说」,多次宣讲,不是说一次,「诸师竞译」,这些翻译的法师们都喜欢翻译这部经典。「东来最早,译本独多」,从印度传到中国来,最早的时候汉朝时候就传来了,翻译的本子最多。「自汉迄宋」,汉朝到宋朝八百年间,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译,就是有十二种不同的译本,这是其他经典裡头所没有的。《金刚经》只有六种译本,《无量寿经》有十二种译本。宋元以后,有些本子失传了,因为印刷术宋朝时候才有,宋朝以前都是手写的本子,手写的本子分量就很少,很容易失掉。印刷术发明之后,流通比较方便,分量多了,比较不容易丧失。所以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五种,七种失传,这非常可惜。「仅存五种」,下面把这五种介绍出来。


第一种,「《无量清淨平等觉经》,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于洛阳」。这个在注解裡面简称为《汉译》,汉朝时候。佛教传到中国来不久,这个经就传到中国来了。后汉还有个最著名的人,翻译大家安世高,安世高翻过这部经,但是这个本子失传了,在目录裡头有,经找不到了。第二种,《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》。这个「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」都是阿弥陀佛的称号,梵文的名号。又名《无量寿经》,也翻为《阿弥陀经》,所以这部经有三个名字。「吴」,三国时候吴国,孙权为国王,也是「月氏优婆塞支谦字恭明」,他是在家居士,通达大乘,这部经是他翻的,所以称《吴译》。第三种叫《无量寿经》,「曹魏」,曹是曹操,三国时代的魏,「印度沙门康僧铠译于洛阳白马寺」,这称《魏译》。这都是三国时代,吴、魏。第四种,《无量寿如来会》。这是唐朝,比较后了,南印度三藏法师菩提流志翻译的,这个本子出《宝积经》。《宝积》是一部很大的经典,裡面有几十部经,其中有这一会,《无量寿如来会》。这部翻得也很好,称为《唐译》。第五种,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,这是宋朝时候「西域沙门法贤译」,简称为《宋译》。所以从汉到宋八百年,十二次的翻译。


下面给我们说明七种失传的本子,二百三十九页第一行。「至于佚失之七种,据《开元释教录》」,这就是《藏经》目录,目录裡头有,但是书没有了。你看,《无量寿经》二卷,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翻译的。安世高翻得好,他翻的东西中国人喜欢读。在中国翻经的,安世高跟鸠摩罗什可以媲美,这两个人翻译的东西,中国人特别喜欢,完全用中国人的思惟方式,用意译,他不是直译。这两个法师对中文都有很深的研究,文字、语言没有障碍,所以他翻得好。第二种本子,叫《无量清淨平等觉经》,也是两卷,曹魏帛延译,也是出家人,「译于洛阳白马寺」。第三种,《无量寿经》,也是两卷,「晋沙门竺昙摩罗多」,这中国意思叫法护,他翻译的。第四种,《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》二卷,它还有别的名字,第二个名字是《乐佛土乐经》,一名《极乐佛土经》,东晋西域沙门竺法力翻译的。第五种,「《新无量寿经》二卷,东晋迦毗罗卫国沙门」,迦毗罗卫国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生的这个地方,「佛陀跋陀罗译于道场寺」,这晋朝翻译的。第六种也叫《新无量寿经》,「宋」,南北朝时候,宋齐梁陈,「凉州沙门」,在现在甘肃这一代,「宝云译于道场寺」。第七种,《新无量寿经》二卷,也是「宋罽宾国沙门」,罽宾在现在新疆,当时是个小国,「昙摩罗蜜多」,中国意思叫法秀,他译的。


我们看念老注解,二百四十面第一行。「以上阙失者七」,失去了,失传了七种,「连前存世者五,世称十二代译」。其实不是十二代,应该是八代十二种翻译:计汉两次翻译,吴一次翻译,曹魏两次翻译,西晋一次翻译,东晋两次翻译,刘宋两次翻译,唐一次,赵宋就是宋朝,赵匡胤建立的王朝,一次。所以八代,八个朝代,八百多年,「译本则为十二种」。


「《甄解》云」,这是日本大德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「凡于诸经中,传译盛无如今经」。日本的法师在中国留学,唐朝时候的人,亲近善导大师,我们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师。当时韩国、日本很多出家的到中国来留学,学佛法的,多半他们亲近善导大师跟天台智者大师。所以现在在日本,日本有十三个宗派,比中国多,都是以善导跟智者为第一代祖师。日本人这一点很难得,自己称第二代,不称第一代,第一代是中国人,他有老师,日本人对祖师非常尊敬。他说,传,传法,翻译之盛,没有超过这部经的。为什么?这个法门特殊,这个法门殊胜,这个法门确实能保证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,是其他法门没有法子跟它相比的。论当机,什么资格可以学?男女老少,贤愚不肖,各行各业,只要你相信,只要你发愿求生、肯念佛,就能成就,你说这多简单!它要求的条件非常简单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上面从等觉菩萨,下面到地狱众生,只要能信能愿,老实念佛,都能往生,所以真正不可思议。


「斯乃以出世正意,利益无边故也」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?是佛出现在世间正意,正意就是令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成佛,这是佛的意思。老师对学生,希望你快点成就,不要拖很长的时间。这个法门就是的,决定一生成佛,利益无边,没有比这个利益更殊胜的。所以经上三个真实,真实之际、真实智慧、真实之利,利就是利益,真实的利益。所以世尊讲得很勤快,讲过很多次,附带讲,讲一切经论,佛常常劝导大家求生淨土。在《大藏经》裡头,两百多部经裡头都讲到,都提到;专讲的,三经一论,《无量寿经》多次宣说,这专讲的;同类的、附带的多,太多了!「《会疏》云:凡于一切经中,传译盛然,无如今经,斯乃道理幽邃,利益最上故也。」《会疏》跟《甄解》说法完全相同,对这部经、对这个法门的讚歎。


我们再看下面,「存世五种,差异较著。不似《阿弥陀经》之两译与《金刚经》之六译,其文之详略虽稍有异,而内容实是相同」。证明什么?证明是同一个译本,同一个梵本,翻译的人不一样,所翻出来的大同小异,没有太大差别。像《阿弥陀经》,罗什法师翻译的,玄奘大师翻译的,确实是一个原本,翻译不一样,意思没有太大的差别。《金刚经》,现在《大藏经》裡头有六种译本,梵文原本应该是一种。六种《金刚经》你打开来看,文字不一样,每个人翻的用的字不一样,意思相同,没有太大的出入。但是,《无量寿经》现在这个五种原译本就不一样了,「不但文字详略差别悬殊,且内容深广亦复有异」。这是什么情形?就是梵文原本不相同。原本不相同,就证明这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多次宣讲。如果不是多次宣讲,怎么可能梵本不一样?古来祖师大德根据这个情形来做判断。


「例如」,这讲最大的差别,「弥陀因地大愿」,《汉译》、《吴译》这两种译本是二十四愿,《宋译》的是三十六愿,魏跟唐两种译本是四十八愿。「且愿之内容」,各种译本也不相同,「可见出入之巨」,就是差别太大了。「现世流传,魏译较广」,就是康僧铠的本子。曹操死了之后,儿子篡位,汉灭亡了,称为魏朝,这三国时代,他头一个称帝的。接著东吴也称帝,最后蜀,他没有称帝,称为先主,先主、后主,因为刘备是皇室后裔。这是最大的差别就是愿文。五种原译本,文字翻得最好的是康僧铠,大家喜欢读他的本子,注解也用他的本子。中国有两种,后头会介绍到,日本有三十多种,全用康僧铠的本子。「《甄解》指出,以汉吴两译,对校魏本,粗举大者,计有八异」,很大差别的就有八处。「如与唐本对检,略有七异。今不详录」,这就不再详细说了。「至于宋译,与诸译差异更大」,宋是最后翻的。


这下面说了,「诸译何以不同?」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?这个现象其他经上没有,只出在《无量寿经》。清朝沉善登居士《报恩论》他解释,「其所以不同之故,略考诸经」,考是考证,把这些经拿来对照起来看,「约有三端」。第一个,「译手巧拙不同」,这翻译的人,翻译的人程度不一样,有人翻得好,有人翻得很差,意思翻错了,翻不出来,译人不一样。第二个,「梵本传写不同」。当然,每个人把这个经传到中国来,都带著有梵文原本。那个梵文原本也是抄写的,印度也没有发明印刷术,都是抄写的。抄写有的时候抄漏了、抄错了,这是难免,我们现在有这个情形,古人也有这个情形。古人比我们心细,错误少些,我们现在心粗大意,往往还抄错了行的,甚至于抄错了页数的,都曾经发生过。但是对佛经的抄写,应该是很细心的。这就是传写不一样。


第三种原因,「本师前后多次宣说不同」,这个说法被后人公认了,应该是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讲。「本师三百馀会说法,既多指归淨土,则自然屡说不一说,而亦随时随机,开通大意,依义不依语,显然可知」,这个说法很合道理,今天讲合乎逻辑。释迦牟尼佛对这个法门这么重视,许许多多经论当中都是提出来劝导大家念佛求生淨土。这是非常亲切,勉励大众,这就有可能多次宣讲,不止讲一次,才有这个情形发生。「故知《无量寿经》,乃佛多次宣说,梵本不一」,阿难结集的时候,也是多次複讲。「译者所据不同,且译笔之巧拙有差,于是译文自然差异」。这是后人,这都是些祖师大德们研究,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出现,说出这么多道理。


「沉氏」,沉善登居士,「复明梵本易误之因」,这个梵本很容易出差错,原因是什么?「盖梵筴皆写本,易致脱误」。中国在汉朝已经发明纸了,书写就相当方便,在中国,这个文化已经是很高的。印度那个时候还没有,世世代代都是用贝叶,把字写在贝叶上,所以称为贝叶经。这个树叶很厚,像芭蕉一样,芭蕉叶很长,把它裁成大小一样,两边打洞,用绳子把它穿起来,叫修多罗,绳子叫修多罗。翻的时候一页一页翻,可以两面写。这种贝叶经现在还有很多,我们在故宫博物院都看到。有些寺院,年代久的,他们都有收藏。我们这次访问斯里兰卡,就看到寺院裡面很多的贝叶经,在书架上一格一格的排著。那都整部的,是贝叶写的,这都变成国宝了。所以,这个线断掉之后,页序就很容易错误,也很容易漏掉。


「如汉译大本经,乃尔劫时下,脱误数十字,文义不贯」,这个在中文经典裡面能看到。「又《四十二章》藏本」,《四十二章经》,最早传到中国来的,「与石刻赵文敏写本」,赵文敏是元朝初年时候的人,「及藏外流通各本,章节前后多寡各各不同」。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,《四十二章经》好多种版本,对照起来,内容不一样。「而与《法苑珠林》所引又不同」。《法苑珠林》这部书裡头,可以说是佛经百科全书。古时候读书人,佛经太多,也不容易找到,他们要想在文章裡面引用佛教的典故,就找《法苑珠林》。所以《法苑珠林》是文人最欢喜的一部书。还有一部《经律异相》,那是佛门裡面的掌故。《法苑珠林》是百科全书,内容非常丰富。这裡面所引的《四十二章经》,与现在流通《四十二章经》本子,裡头文字不一样,绝对不是那时候编写《法苑珠林》的人抄错了,不可能。「且有《一切经音义》所摘字,而诸本皆无者。大抵诵习多,则传写多,而得失异同亦多」。这些东西传这么多年代,传了这么久,尤其是过去都是手写,手写我们有经验,字抄错了,漏了一行、漏了一段往往都有,这个是在所难免的。


「又日《甄解》云:以审诸译」,翻译的,「是梵本广多,致使传译文义,存没详略不同耳」。这个《甄解》裡面所说的跟沉居士所说意思相同,「总明本经为佛多次宣说」,这几乎是大家都肯定的。「且诵习者多」,读的人多,佛特别提倡这个法门。读的人多,在从前就抄写,抄写的人多。抄写,抄错、抄漏的时候,各个抄本就不一样,这些统统有可能。说诵、习者多,「梵本传写者多」,都是手抄本,「梵本有多种,存没详略有不同,梵筴写本又易脱落,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」。所以现在我们看的这个本子,裡面差异很大,原因在此地。


「日本日溪师亦同沉氏之说」,这是他赞同沉善登的说法。他说,「异译文句,与今经」,这个今经指魏译本,康僧铠的本子,我们看到日本三十多种注解,统统用康僧铠的本子,跟其他四种本子去对照,「稍差异者不少」。那什么原因?「思夫」,这我们想想,「多异本」,原本不一样,原本多,「传者不一」,传法的人不是一个人,很多人,「故致斯异」。如果一代一代有正传,比较好一点,淨宗传的人太多了,出家人传,在家人也传,大家都传。


「亦或非一时说」,这个经不是一时讲的,「例如般若诸经。以此经如来本怀,处处异说」,释迦牟尼佛劝人往生极乐世界,常常提起极乐世界,说法不是一致。为什么不一致?听众不一致,处所不一致,时节因缘不一致,是一个说法,有不同的讲法,所以佛讲经契机。听众不一样,都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说的话不相同,程度高的给你说高的,说理;程度低的给你讲事,多讲极乐世界的好处。所以有不一样。故致斯异,所以这是差别很大。「致此多本。盖此大悲之极处也」。这是说明,世尊当年在世,慈悲到极处,总是想大家都能相信这个法门,信西方确实有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确实有阿弥陀佛,佛绝对不是给你讲假话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发这么样的大愿,为一切苦难众生建立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专为六道众生所建立的,菩萨、声闻往生附带的,以六道轮迴众生为主,这慈悲到极处!希望每个人都能接受,每个人都能欢喜,每个人都能认真修学。一个往生就一个成佛,两个往生就两个成佛,慈悲到极处,劝大家求生淨土。


「以上诸德」,上面所说的这些大德们,「皆主本经乃世尊多度宣说之法,实有所据」。他们说话不是随便说的,有研究、有考订,最后下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。「例如本经《唐译》本名《无量寿如来会》」,这是个例子,「乃《大宝积经》中」,《大宝积经》当中「一会之文」,这是很有力的证据。「足证佛说《宝积经》时,亦宣说本经」,说《宝积经》的时候,也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,而且说得很详细,说得很具体。这部分在结集的时候,属于《大宝积经》裡头的一段,节录出来就是另外一个《无量寿经》。


「沉氏又云:《魏译》文辞详赡,义理圆足,故自来讲家多据之。」这是沉居士对康僧铠本子的讚歎,他的文笔好,翻译的说得很详细,义理圆满具足。所以自古以来,讲《无量寿经》的人、读《无量寿经》的人,都喜欢用他的本子。「《唐译》差与相近」,就是《大宝积.无量寿会》,这部经书跟康僧铠的译本去对照就很接近,「盖同一梵本也」。那什么原因?应该是同一个梵本。「宋译亦甚明畅,而辞句前后大异」,《宋译》也译得好,讲得很明白,也畅通,但是辞句前后差别很大。这什么?这又是一个版本,决定是根据的原传来的梵本不一样,它应该是另外一种梵本。「汉吴二译,文辞拙涩」,不好懂,而意思有补备者,意思可以补充前面翻译之不足。这就什么?这又是一个梵本。


细细观察,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版本。但是还有失传的七种,如果那七种要是能找到的话,可能还有大的差异。所以古人讲,《无量寿经》的翻译,原本,梵本原本至少三种,因为七种本子失传,就三种以上。那说明什么?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讲这个经是三次以上,多次宣讲。这是除这部经之外,没有第二个例子。让人家能够相信,就是佛在讲一切经的时候,常常提到极乐世界,常常劝导大家念佛求生,这个居然有两百多部经裡头都有。从这个地方想,释迦牟尼佛多次讲有可能,真正是世尊出世度众生的本怀,他的悲愿。


所以,「沉氏虽未能直从古梵筴取证,但今若细究存世之五译,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。故知沉氏之说可信。至于他师有认为五译祗是同本异译,各本差异,祗因译者意乐不同」,这个说法「实未能服人」,别人不服,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差别?这裡头举例说了,「例如本经小本秦唐两译,罗什大师因秦人尚简,乃摄十方佛为六方佛」,这个就是翻译的人应机之妙。「文简应机,而经义无失,是始为译者之意乐与善巧」。至于本经差别,跟这个情形完全不相同,不但详略不一样,义理浅深广狭不一样。所以这个不应该是翻译人的意思,他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,不应该这样说法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

惭愧忏悔:过去所有的身语意恶,愿以此文的功德,回向末学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,六亲眷属,愿他们离苦得乐,解脱痛苦,念佛向善,早证菩提。世界天灾地病熄灭,各国疫情早日解除,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,病患消除,吉祥如意。也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的众生,愿他们业障消除,破迷开悟,解脱痛苦,学佛向善,往生极乐世界。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。   

  

 愿以此功德。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。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。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。同生极乐国。


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佛经最新图片文章

佛经最新文章

佛经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