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佛学佛经

净空法师: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(第94集)文字版

2022-11-22 07:36:19 作者:净空法师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
63.png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:请坐!


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
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: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: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: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: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: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 


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三百二十一页第一行,科题:


【文殊智德。】


分两段。第一段:


【示相无得。】


这里头分三小段。


第一段:


【示。】


第二段,比:


【喻。】


第三段:


【合。】


请看经文:


【诸佛剎中。皆能示现。】


上面这一段经文继续说明“转法轮”的第七相。


【本品名为德遵普贤,正表经中普贤位列上首之义。盖本经为圆教,从果起因,故先普贤,而次文殊。普贤表行,文殊表智。无智则不能起行,故复当标显文殊。】


这排名顺序它有个道理,道理解释清楚了。本经是属于“圆教”,“圆”是圆满没有欠缺,与前面所说的“藏教”、“通教”、“别教”,《华严》是“五教”——“小教”、“始教”、“终教”,都没有达到究竟圆满。“究竟圆满”是成佛之道,也就是成佛这个法门,这条修行的道路。


“从果起因。”阿弥陀佛是已经证果的佛,用他来做我们因地修行的方法,就是“信愿持名”,这“从果起因”。


“故先普贤。”普贤代表行门;第二排名的是文殊,文殊代表智慧。没有智慧就不能起行,所以普贤之后一定是文殊。


【如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曰。】


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是彭际清居士的著作。彭居士乾隆年间人,这也是个再来人,也不是普通人;十八岁就考取了功名,家庭环境好,所以没有去做官,一生没做官,对于“儒释道”都有很深厚的根基,一生学佛,最后也是念佛往生净土。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是他的著作,他著作很多。这部《无量寿经》是康僧铠翻译的,他先把经做了删节,使读的人更方便,然后又把这个本子做了注解,这个注解叫做《起信论》。


这里头有这么一段文:


【不度文殊智海,难入普贤行门。】


一定要开悟,“文殊智海”是代表开悟。没有开悟,“普贤行”做不到。为什么?“普贤行”是法身菩萨修的,也就是华严圆教初住以上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普贤行,这些人个个都是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。为什么?不见性没有这么大的心量。


“普贤行”确实是,第一个条件就是心量大,要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,这个时候一切行都叫做“普贤行”。“普”就是普遍;“贤”是圣贤,圣贤人心量是普遍的“清净、平等、觉”


为什么不开悟不能修“普贤行”?


【以不能了知自心。】


“了知自心”就是明心见性。不能明心见性,不能“一念顿圆”。“一念”就是一切念,一切念就是“一念”,“一念顿”是顿超,没有阶级的,没有分别的,究竟圆满“,一法即是一切法,一切法即是一法”。


【平等正性。】


经题上所讲的“平、等觉”。


【凡圣共有,一际无差。】


这个四句:


【一念顿圆,平等正性;凡圣共有,一际无差。】


这是一切众生统统具足的,佛有,文殊普贤有,我们个个人都有,跟佛、跟菩萨没有丝毫差别。


那为什么我们现在是凡夫,过的是六道轮回的生活?我们的平等正性到哪里去了?下面说了:


【以不了故,所有愿行悉不具足。】


“了”是明了。我们迷了,不知道有这个事情,所以我们发愿修行都不具足,不具足“一念顿圆”,不具足“平等正性”,不具足“一际无差”。这是真理,必须要知道。


我们要修行,修行第一个条件要开悟,要证得本有的智慧、德能,这是头一桩大事,然后所行的自然与“普贤行愿”完全相应。


如何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?这就要修“戒定慧”了,“因戒得定,因定开悟”,开悟之后就是“普贤行”。


我们现在在凡夫位,迷失自性,发愿修行,与性德不相应。


【何以故。】


为什么?


【心外起修,即成有漏。】


我们修真的就是这样的,用的是妄心不是“真心”,“真心”以外的妄心,用妄心起修。那结果?结果是烦恼。“漏”是“烦恼”的代名词。所以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全是烦恼,染污烦恼。


【以无边功德,不外自心。随顺真如,修一切法,则能具足无边功德。】


这些话是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上说的,黄念老把它引用在此地,话不多,说得很清楚。


我们要记住“无边功德”是“性德”,自性本具的。自性本具无量智慧、无量功德、无量相好。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“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”,说得好!“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”,我们首先要能信得过。


真正修行,要随顺“真如”修一切法,随顺“真如”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用“真心”。大乘教首先教我们“发菩提心”,“菩提心”就是“真心”。


“菩提”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意思是“觉”。什么觉?就是我们这个经题上“清净、平等、觉”。


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而不迷,这就是“菩提心”,就是“真心”,要用这个心。不能用妄心。


“妄心”是什么?跟这个相反的,“清净”相反的是染污。什么染污?分别、执着,这是染污。放下“染污”,“清净心”就恢复了;放下“分别”,“平等心”恢复了。清净心,是阿罗汉、辟支佛所证得的“真心”,不是圆满的“真心”,它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平等心,菩萨证得的,三乘菩萨、权教菩萨,就是没有明心见性,他们的心平等,是菩萨修的禅定,不定什么机缘让他豁然大悟,就明心见性。


“明心见性”,在经题上用一个“觉”字,“清净、平等、觉”,他觉悟了,他随顺“真如”了,这个人,大乘称他为“法身菩萨”。经上常说,四十一位菩萨居报土,报土是实报庄严土,他们在这里修行,在实报土。


有人问我,这四十一个人四十一个等级,他们把起心动念放下了,不起心、不动念,既然不起心、不动念,还有阶级吗?“阶级”从何而来?阶级都是起心动念来的,不起心、不动念哪来的阶级?!


佛又给我们说四十一位,“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”,佛没有妄语,这等级从哪来的?我想了很久,想起前面,起心动念的前面,起心动念是“无明烦恼”,无始无明,“一念不觉”而有的,就是阿赖耶;。


“分别”是“尘沙烦恼”,“尘沙”是比喻多,一天到晚打妄想,“妄想”无量无边,一个接一个,真的像尘沙,用“尘沙”比喻它。


最严重的烦恼是“执着”,“执着”是“见思烦恼”,我们对于宇宙人生一切万物的看法想法,这是最严重的,六道轮回就是它制造的,所以“见思烦恼”断了,六道轮回就不见了。


六道轮回像什么?佛经上把它比喻作“梦幻泡影”,它是一场梦,梦里好像是真的有,醒过来了,没有了,梦的痕迹都找不到了。“六道”确实是一场梦,三善道是好梦,三恶道是恶梦,要知道都是梦,都不是真的。


“见思烦恼”断了,谁能断?阿罗汉能断,辟支佛能断,所以证得阿罗汉果就超越六道轮回,六道自然不见了。阿罗汉、辟支佛、佛菩萨都有能力,他们不但没有六道,十法界都没有,他们有能力在六道十法界里头示现。


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,在我们地球印度这块土地上示现“八相成道”。菩萨示现的人更多,阿罗汉来示现的也不少,他们不肯暴露身份,我们凡夫不知道,只有少数有特殊的因缘,身份暴露了,我们知道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。


但是佛门有个惯例:身份暴露一定要走,如果不走的话,这是假的,这不是真的。


像弥勒菩萨,布袋和尚,他姓什么、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,《高僧传》上有记载,他是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,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,说完了就走了。这是真的,这不是骗人。所以《高僧传》上有他的记录,姓名、籍贯不详细,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年龄,出生年月日都不知道。在哪里出现的?浙江奉化,宋朝高宗时候跟岳飞同时代,出现在奉化这个地区。是个传奇人物,形象让人看起来一团欢喜,所以人家叫他欢喜佛,无论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处所,你见他,他都是笑咪咪的。每天都拿个布袋在外面化缘,人家供养他的,吃的、用的,统统放在布袋里面,背着布袋就走了。布袋和尚这么来的,不知道他的法号,就称他“布袋和尚”,布袋和尚出名了。


向他请教佛法,什么是佛法?他把布袋放在地下,双手下垂,张开。大家知道,这“放下”。“放下”以后怎么办?他不说话,他把布袋拿起来背在身上走了。这个示现意思很深,“看得破,放得下”,“看破、放下”之后,还提“得起来”。“提起来”怎么样?度众生,“看破、放下”是度自己,自度之后要度众生,不度众生就错了。这菩萨来示现。


外国的弥勒菩萨,形像像观世音这样差不多,大势至菩萨这样的像。只有中国的弥勒菩萨是布袋和尚的形像,这个表法表得好,把他放在寺院的大门口,天王殿正当中放他,两旁边四天王。四天王护法,弥勒摆在当中,意思是表进得佛门来心量要大,能够包容。布袋和尚肚皮很大,代表他能包容,满面欢喜。


海贤老和尚表了这个法,一生没有骂过人,没有批评过人,见到什么样的人事物都好,都欢喜。这就是布袋和尚,就是弥勒菩萨,大慈大悲,普度众生。用“真心”就可以做到,说明海贤和尚的心,我们用个最简单的话来形容他,他心里面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一切人事物他都不放在心上,这就是“真心”。


我们这个心不是“真心”,为什么?里面放的东西太拉杂了,什么都有,七情五欲,名闻利养,妄想分别执着全在里头。怎样把它打扫干净?连美国修·蓝博士给人治病,都要把心清除干净,无论是负面的、正面的,这个念头都是妄念。为什么?“真心”没有念头。


“没有念头”这句话很难懂,我们如果听错了,真的,什么念头都放下、都没有了。“都没有”变成什么?“无想定”,将来生到四禅无想天,很糟糕!“有想”错了,“无想”也错了,“有想”、“无想”统统都没有,这才是“真心”。


所以净宗好,净宗什么都清除掉,里头还留一尊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是“真心”,阿弥陀佛是正念,这个好办多了!我们心里要没有个东西不踏实,做不到,真的什么都没有了,肯定就是“无想定”,那还是有。有什么?有个“无想”。这就错了,有“有想”错了,有“无想”也错了,我们把“无想”换成“阿弥陀佛”就对了,这是净宗无比殊胜的妙法。


“随顺真如”,修一切法。一切法,生活里、工作里,待人接物,一切时、一切处统统随顺“真如”。


“真如”,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着,这是什么人?法身菩萨,圆教初住以上,别教初地以上。


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,做出最好的榜样就是海贤,所以阿弥陀佛嘱咐他继续表法,多住几年,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,给学佛的人看,特别给修净土的人看。他一生没有做过经忏佛事,五堂功课他都不会,这是基本的课程,他的课程就一句佛号,一句阿弥陀佛,一切时、一切处没有间断过。住别人的道场,他也参加早晚课,别人早晚课诵经念咒,他就一句佛号。这一句佛号就是“随顺真如”,修一切法。做一切事,心里面念阿弥陀佛。在自己道场,清洁环境是他的事情,破柴、舂米、烧饭也是他的事情,洗碗筷也是他的事情,他喜欢做这些家务事,希望共同跟他在一起修行的人好好念佛,等于说他做“内护”。“护法”有“外护”、“内护”。“内护”就是家务琐碎事情,他承包了;甚至于住众,好在住众不多,他们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,有的时候二、三个人,衣服都是他洗,所以人欢喜跟他在一起。他非常勤快,不偷懒,做事做得很认真,干净俐落。九十二年不是短时间,一直能坚持,坚持到最后圆满表法的任务,阿弥陀佛接他到极乐世界去了。


剩下来的事情我们要发心,我们接着干、接着表法。贤公所修所为,我们要认真努力向他学习,向他学习的核心,就是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见到什么人统统都是阿弥陀佛,欢喜。一生口修得好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,从来没有批评过人,没有毁谤过人,没有怨恨过人,连收电费的打他两耳刮,他也没有怨恨,示现忍辱波罗蜜。什么都要能忍就好,就是心安理得,理是道理、是真理,就是“真如”,“真心”里面没有染污,没有分别执着,纯净纯善。要用这个心,这个心过日子,日子好过,快乐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对一切人事物都一团欢喜,这个欢喜“真心”流露,从自性流露的,跟一般人不一样。因为具足无边功德,他证得了,当然还有具足无边智慧。还有一个他没有现,他不能现,是什么?无边相好。一个得到了,三个都得到,所以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,“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”就指这个,他往生极乐世界统统显示出来了,智慧、功德、相好、神通。


【是故从诸佛剎中,皆能示现以下,标显文殊智德。诸佛剎中,皆能示现。】


这个以下是文殊菩萨的“智德”,这句话重要!诸佛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,他想去都能去得成。他去干什么?目的要修圆满的福慧。修福,最大的福报是供养佛,他能分身、他能化身,他能化无量无边身,同时到诸佛剎中供佛,供佛是修福,听佛讲经说法是求慧,福慧双修。一天一次就是圆满,一会就是无量会,无量会就是一会。我们没有那个能力,要一家一家去参访,浪费多少时间,得到的果报很有限。他们有能力,在极乐世界,自己的本身在阿弥陀佛的讲堂听佛讲经说法,没动,分身去了,分无量无边身,一切诸佛剎土里统统都有,妙,太妙了!


阿弥陀佛也分身,在讲堂讲经,给大众讲经,分身出去了,也分无量无边身。做什么?接引往生的众生,是阿弥陀佛的分身,一个都不漏。大众分身是到十方世界去拜佛、去听经。到极乐世界就看到了,看到,我们自己当然如法炮制,也像他们一样。一次就能证得大圆满,为什么还要常常去?这个地方让我们体会到,无始无明的习气太难断了!不像“见思烦恼”、“尘沙烦恼”都好断,无始无明习气难断。在极乐世界有这么大的能量,让我们的神通、道力达到跟阿弥陀佛相同的程度,当然福慧双修。还有十方剎土里面无量众生,许许多多众生跟自己过去有缘,这个时候都知道了,既然跟自己有缘,这些众生要有苦难,一定去化身为他解决,去帮助他,普度众生,上求下化。这是往生极乐世界无比殊胜的利益,我们要争取。


下面:


【例如。】


举例说明文殊菩萨智慧。


【譬善幻师,现众异相,于彼相中,实无可得。】


那我们要问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无量无边身,接引十方世界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世界这些众生,佛接引众生现的相不一样,为什么?佛没有相,没有一定的相,现相是“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”,众生想什么相,他就现什么相。


因此我们供佛,要选一尊佛像,你喜欢的,一生不要改变,到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现的相就是这尊佛像。天天看他,果然现前了,你会非常欢喜,这个好。切都要专一,不要太多,太多就杂了、乱了,到时候佛相现前,你还考虑这是不是真的阿弥陀佛,你动这个念头佛就走了,你的机缘就错过了,那还要搞六道轮回,这个事情我们不能做现在好,照相技术非常高明,我们供养的佛像,把它照相制成照片,无论到什么地方,出外旅行统统带着,住旅馆把这个佛像供在面前,时时刻刻在身边,本尊在家里佛堂供的没动。


菩萨度化众生也是随心应量,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他想佛相就可以现佛相,想菩萨就现菩萨,想什么相就现什么相。自己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佛自然有应。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阿惟越致就是法身菩萨,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。我们明心见性,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加持的,加持真管用,跟自己证得的没有两样,所以它起作用,到十方去供佛、闻法,广度众生,到极乐世界就有这个能力。我们希望帮助家亲眷属,没有能力,靠自己修要修无量劫。遇到净宗法门,这个法门保证我们一生成就,决定不能放弃。


善幻师,举的比喻,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魔术师,变魔术的,他变的这些把戏都不是真的,但是让人看到非常逼真,你看不出它的破绽,他变现给大家看。这些菩萨们,于彼相中,实无可得,没有一尊菩萨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为什么?变出这些相都是幻相,没有一个是真实的,幻相管用。为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的现象都是幻相,阿赖耶变现的,阿赖耶是生灭法。现在我们知道这种生灭的频率,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,所以它就在我们面前,我们没办法觉察到。不但我们不能觉察,声闻、缘觉也觉察不到,大经上常讲,真正觉察到,八地以上。八地以上五个位次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的佛菩萨对于这种高频率看得清清楚楚,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定功之深,已经与自性本定相应了。惠能大师开悟,第四句讲的自性本定,“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”,这自性本定,所以他能够见到这么高频率的波动现象。实无可得,实无可得就是完全放下,供佛、闻法、度化众生,事要做,不但做完之后没放在心上,正在做的时候也没有放在心上。为什么?清清楚楚看到实无可得。这是文殊妙智,非有非无,“俱表从文殊妙智,圆满普贤胜行”,普贤的行门无比的殊胜,菩萨当中第一。


我们再看下面这段:


【诸佛剎中,以下共八句,显会中菩萨智德。】


就是文殊智德。


【文中诸佛剎中,皆能示现(见《唐译》),表诸大士普门示现之德,不但于此国土示现八相,亦于十方世界普现八相。】


诸大士是指四十一位法身菩萨,都有这个能力。初证得的是初住菩萨,随着“无明习气”逐渐逐渐淡薄,他们地位向上提升。到“无始无明习气”断干净了,他就离开实报土,回归常寂光,常寂光是法身如来。实报土里面是报身如来,报身隐了,法身现前了。


法身没有形相,法身在净土宗称为常寂光,常是不生不灭,没有变化,恒常不动。能大师里头两句,“常”的意思,不生不灭,跟“本无动摇”,这是“常”的意思;“寂”,清净的意思,也有“隐”的意思,“隐、现”。“隐”的意思就是没有现象,没有物质现象,没有精神现象,也没有自然现象,“本自具足”。后面是起作用,就是应,众生有感,佛有应,应能生万法。完全是缘,应的缘没有了,就不应了,就消失了;有这个缘他就现,所以有感就有应,感没有了,应也不现了。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能看到,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五句话能对得上。


这些菩萨无量无边,他们个个都能够做到普门示现,这是性德。


“不但于此国示现八相。”像释迦牟尼佛,在地球上示现八相成道,同时他也有能力于十方世界普现八相。哪个地方缘成熟了,那就是感,菩萨就有应,只要菩萨与他有缘,所以菩萨要广结法缘。我们跟众生有没有结法缘?有,在菩萨称为法缘,我们称为善缘、恶缘,到我们成佛了,善缘、恶缘都变成法缘,好,都转变了。下面举的比喻:


【譬善幻师。现众异相。于彼相中。实无可得。】


这是经文,前面这段里头念老引用做注解。


这个地方,他也有个解,释值得我们学习:


【幻师,譬喻也。《智度论》曰:西方有幻术人,一切皆能化现,宫殿城郭廊宇,结巾为兔,竖带为蛇,种种变现等。故今借术者之幻化,以喻大士之普门示现。】


“西方”,在过去我们中国人,特别是佛教里头,称“西方”都称“西域”,“西域”的南面是印度,“西域”是现在的新疆、西藏,南面是印度。这个里头有不少有幻术人,这个“幻术”不是普通的幻术,我们佛门讲有“神通”。有一类的人相信神通,你给他讲理,他听不懂。中国人的根性,在全世界跟其他各族不一样。怎么不一样?从小就接受教育。你看中国人讲胎教,扎根教育是出生的一千天,受过这些教育的人,你变这些把戏他不相信,他不能接受,那要像佛的经典我们会接受,欢喜接受。这个世间,我们确实相信有一类的人听不懂道理,你搞这些魔术变现给他看,他相信,他能接受。


连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讲经教学也要示现。韦提希夫人遭到难了,儿子叛逆,夺取父亲的王位,他等不及了,他是太子,急着要当国王,要把父亲害死,母亲囚禁起来,失去自由了。他的父母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皈依弟子,遇到难的时候求佛。佛带着舍利弗、目犍连到皇宫里面去看韦提希夫人,佛当然了解这个事情。韦提希夫人向佛请教,这个世界太可恶了,有没有好的世界,见不到这些灾变的?她想求往生。佛把一切诸佛剎土展现给她看,这就像变魔术,让她看到诸佛剎土,让她自己选择。她选择极乐世界,她说这个世界好,她能不能求往生?世尊就教给她念佛方法,一共讲了十六种,就是《十六观经》。这十六种方法里面任何一种修成功了,都能往生到极乐世界。“信愿持名”是第十六种,最后的一种方法,最后的是最殊胜的。


古印度人跟中国人有相似的想法,最好的摆在后面,排列的顺序。艺术表演,最后的一齣是最好的。为什么?他要让观众不会中途退出。为什么?最好的在后面,你没看到。第十六观是最精彩的,连造作地狱罪业的众生,临命终时遇到这个法门,能信、能愿、能念阿弥陀佛,念一声、十声都能往生。这个方法真的第一,到哪里去找?!


有没有这种人往生的?有,世世代代都有,现在还有,证明这个不是假的。我在早年,住在美国的时候,马里兰州,距离华府不算远,有位周广大先生,全家人没有宗教信仰。他得了重病,癌症,医院宣布无法治疗了,让他家人带他回家去,告诉他家人,他的寿命只有一、二个月。家人这个时候才着急,不信宗教,找到我们,希望能有奇迹出现。真的,找到我们带来奇迹,这个奇迹不是他的病好了,而是念佛往生了。这个人是好人,好人有福报。我们派了四个同修去看他,打电话告诉我,确实无法治了。劝他念佛,劝他,他就接受,他就相信,就跟着我们一起念阿弥陀佛。告诉他的家人,我念佛的时候没有痛苦。那个癌症很痛苦,需要用止痛药,这一接受念佛,止痛药就不需要了。告诉他家人,他愿意求生极乐世界,不要再去找这些医药,统统帮助他助念,让他能够往生净土。念了三天三夜,他走了,瑞相稀有,火化的时候还烧出舍利。往生前三天才听到佛法,难得的是,我们相信这是过去生中的善根,他立刻能接受,欢欢喜喜的真正发愿求生,他就成功了。这是我们在外国看到这个例子。我们相信,念佛往生的例子太多太多了,我们不知道,没有人传递信息。


这个注解我们念一遍:


【故曰:譬善幻师,现众异相。下曰:于彼相中,实无可得。】


这些经文都是唐译的《宝积经》里面“无量寿会”。


【因实知是幻,故于幻不迷。】


这两句话很重要!实实在在知道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,所以这个“幻相”你不会迷。


诸佛菩萨,包括阿罗汉,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度有缘人,他对我们这个世间五欲六尘、财色名食,他们不迷。确确实实他的态度,就像弥勒菩萨那样、就像海贤老和尚一样,无量的喜悦,没有一样放在心上。他的喜悦是真喜悦,为什么?他从“真心”里头流露出来,他不是妄心,所以他能感动人,跟一般人装出来的不一样,那不能感动人,这感动人。他又不着相,他不迷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习。


我们现在有科学家帮助我们,那就是常常记住,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波动现象所产生的,一秒钟这个现象生灭二千一百兆次,没有一个是真的,是一种相似相续相。每一个念头,也就是说,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里面的波动不一样,每一个波动现象都不一样。我们是因为看的范围太小了,好像是一样的,昨天跟今天差不多,其实变化很大;如果我们看整个地球,就晓得每一秒钟不一样;如果再看整个宇宙,太阳系,银河系,无量无边的世界,那差别太大太大了。这个单位是“兆”,一秒钟二千一百兆,统统在我们面前。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就不迷了。法身菩萨都知道,八地以上,每个相生灭,他都看得很清楚,所以有这个定功,从定生出的智慧,智慧看得清楚,永远不再迷了。


【如《宝积经》中,学幻天子说偈赞佛。】


是引用《大宝积经》里头,“学幻天子”。


【如幻师作幻,自于幻不迷。】


这些魔术师他变的这些幻相,他清楚是假的不是真的,他不迷。


【以知幻虚故,佛观世亦然。】


佛看六道轮回、佛看十法界,就像幻师看他变的这些幻术一样。


【亦正如。】


《圆觉经》上这两句话说得好:


【《圆觉经》曰:知幻即离,离幻即觉。】


“知幻”就“离相”,这个“离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,事上有,心上没有,“离幻”就是“觉”,自性觉。


【故于幻相,无着无得。】


没有得失的念头,决定没有执着。


【文中盛赞大士之权实二德。】


“皆能示现”是“权”;“实无可得”是“实”,真实的。


下面两句经文是“合”:


【此诸菩萨。亦复如是。】


“此”是指现前这一会,无量寿会这些菩萨们,他们跟《圆觉经》上讲的一样。


【会中诸大士,皆圆具此权实二德。】


圆满具足。


我们再看第二段,前面“示相无得”,这个地方说得更深一层,“超情离见”。


这一段经长,文长,下面分为七段,第一段:


【通达性相。】


经文只有两句:


【通诸法性。达众生相。】


“通”,没有障碍;“达”是明了。“通达”可以合起来讲,“通达诸法性,通达众生相”,“诸法性”是真的,“众生相”是假的,这个才能“超情离见”。“情”是妄想、执着;“见”是把假的当真的,看错了。


如何能超越虚幻的情见?第一个要通达性相,经文“通诸法性,达众生相”。


“法性”,在哲学里面讲叫“本体”,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它而生,它是能生能现,大乘教里头称它作“法性”。


佛说法性的名词很多:


【又名实相。】


“实相”是真相,永恒不变的相,那就是“无相”。


又称为:


【真如。】


又称为:


【法界。】


又称为:


【涅槃、实际。】


下面一个:


【等。】


大乘教里这一桩事情,佛说的名词说了几十个。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名词?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,叫我们不要执着名字相,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,无论说什么,只要说这桩事情就行了,都对,不要执着名字相。老子所说的“名可名,非常名”,它本来没有名字,为了说话方便起见,给它假设一个名字,说名是假名,不是真的。我们就晓得,懂得这个意思,名字相要舍掉,不要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,这是一个念头,是染污的,是分别、是染污,障碍我们见性。真正见性,这个东西要放下。


【性者,体也。一切法之自体,名为法性。】


“法”就是一切法;“体”是自体。一切法的“自体”叫“法性”。


【如《起信论义记》曰:法性者,明此真体普遍义。通与一切法为性。】


“法”,无量无边;“性”,只有一个,都是这个性变现出来的,所以这个“性”也叫“自性”,惠能大师叫“自性”。“自性”跟“法性”是一个性,“法性”是“万法之性”,你看能大师说,“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”,“万法之性”就是“自性”,是一不是二。这桩事情真的认识清楚,真搞明白,那就叫“证得”,就是此地“通达”了、这就“见性了”。


“自体”是什么样子?什么样子都没有,净土宗称它叫“常寂光”。“常寂光”就是“法性”,“法性”就是“常寂光”。“常”不生不灭,不但不生灭,永远没有改变,就是自性本定,本无动摇,它从来没动过。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连时间、空间都是它变现的,它是“本体”。


我们在学习经教,常常用电视屏幕做比喻,“常寂光”就是屏幕,屏幕打开了,一片光明,里面什么都没有,这叫“本体”。众生有感,“常寂光”是法身佛,没有形相,它能现一切相。怎么能现相?我们按频道就是感,频道按下去,音、相马上就现出来了;我把频道关起来的时候,它马上就没有了。频道的光,常寂光,电视是打开的,但是没有按频道,电视打开的,一片光明,这是“不生不灭,本无动摇”。但是按了频道,色相出来了,这个色相它的频率是百分之一秒,就是一秒钟它的生灭一百次,现在的电视。比以前早年我们看的电影,这个电影是用幻灯片动画成就的,这种电影,这个在银幕上展现的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也就是一秒钟底片换了二十四张。这一个画面,放映机的镜头打开,一个画面照在银幕上,马上关起来,再打开第二张影片,一秒钟二十四次,我们看到好像是真的,所以动画一秒钟二十四张,看到好像是真的。电视的频率,过去普通的电视是五十张,现在数码,数码这个电视是一百张,就是一秒钟生灭一百次,频率是一百次,我们看到很逼真,一点都看不出来它是假的。


我们今天现实的环境,眼见、耳闻、鼻嗅、口尝,六根所接触到的现象,这个频率多高?一秒钟二千一百兆,我们怎么会知道它是假的?!那就晓得诸佛菩萨在甚深禅定当中,他那个心才能观察到极其微细的波动,他能看到。八地以上能看到“一念不觉”,那“一念不觉”就是像我们电视的频道一样,“一念不觉”画面马上出来,没有先后,一时顿现,就是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,这样高频率之下“一念”,整个宇宙现前,没有先后。为什么能现?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如果本来没有就现不出来。


所以能大师第三句说得好,“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”,具足宇宙一切法,它要跟第五句对应,第五句是“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”,要跟这个对应。什么原因能生?这就是缘,我们讲感应,众生有感,常寂光就是法身,常寂光就有应。


所以常寂光是活的不是死的,非常灵敏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这就能生万法。这是事实真相,这是宇宙奥秘,佛在大乘经上给它揭穿了,科学家还没证得,科学家有这个命题在研究,现在还不得其门而入。佛怎么知道的?佛从禅定当中知道的;科学家用仪器,用数学,高深的数学,在这个里头知道有这些现象,有这种可能,然后再用精密的仪器去证明。


前几天,有同学给我一份资料,日本现在这个相机的快门已经可以达到亿分之一秒,这样快的速度。但是我们佛经上说的这个,单位是“兆”,不是“亿”。这么快的波动是非常难得了,一秒当中一亿次。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用的照相机,用这个胶卷,快门千分之一秒。千分之一秒,照现在的喷射飞机,在空中飞行的时候,照下来清清楚楚,好像它没动。现在能够达到亿分之一秒,跟佛讲的这个还有一段差距,如果也有照相机能够真正达到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,那就可以照到真相,就能见到了。


佛法里头完全不用仪器,完全靠定功,定功是本能,得真实受用;科学家证实了,得不到受用,这个差别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真实受用就是智慧、神通、道力统统现前,科学没有办法,科学完全靠机器,人有能力造这个机器,能发现,不是亲证。一定要用亲证,这是佛门非常重视的。


佛教这个教学的理念跟方法传到中国之后,中国儒家接受了,道家也接受了。所以在中国最近这两千年当中,就是佛教传到中国,公元六十七年正式传到中国,是由中国帝王派特使到西域去礼请,摩腾、竺法兰两位大师带着佛像、带着经书到中国来,中国帝王建白马寺接待他们“寺”,是当时政府办公的机构,直接属于皇上管的称“寺”,给宰相管的称“部”。所以把佛法跟皇家办事机构一级单位的标准完全相同,这是礼遇,以后佛教的道场都称“寺”。


“寺”跟“庙”完全不一样,它是教学机构,等于中国有两个教育部,首相管的“礼部”是教育部,管一般教育,这国家教育;白马寺是“佛陀教育”,皇上管,用现在说的“宗教教育”。


“宗教”这两个字,用中国字那佛教真的是宗教。


中国“宗”的意思有三个:“主要的、重要的、尊崇的”有这三个意思;


“教”也有三个意思:“教育、教学、教化”。


“宗教”合起来,我们上面加个“人类”,“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、重要的教学、尊崇的教化”,佛教完全相应,它没有迷信。佛教承认有天神、有鬼神,天神、鬼神也是六道众生。


佛教教育教的是什么?我们学了这么多年——六十多年了,真正知道佛教教学五样东西:“伦理、道德、因果”,这是佛教的“世间教育”、“普世教育”;向上,禅宗说的向上一着,是“高等科学”、“高等哲学”,这把佛教全包了。哲学、科学的最高峰,大乘佛法我们得要认识,最高的智慧、最高的科学,认识它,了解它,我们才真正的欢喜它,认真的来学习。

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!

愿以此功德回向净空老法师,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众生,愿众生离苦得乐,身心自在。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,南无阿弥陀佛。敬请常年专念南无阿弥陀佛。念阿弥陀佛是念一切的佛。具有阿弥陀佛分给您的无量功德与福报。        


念佛之人,阿弥陀佛,常住其顶,放大光明,日夜守护,菩萨相随,天神拥护;现世安稳利乐,临终往生净土。




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佛经最新图片文章

佛经最新文章

佛经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