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积德善书

太上感应篇的故事(15)-------积福消灾的道理

2023-07-22 09:13:22 作者:佛陀教育网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太上感应篇  积福消灾的道理

 

31.png

 

【紊乱规模,以败人功。】

 

【解释】搅乱他人的制度,以败坏他人的成功。

 

【分析】规模,像一切政治、教育、法律、命令之类,天下的得失安危,实在都与这些有关系。那些小人妒忌他人的成功,希望他失败而搅乱他;不知道破坏他人的成功,实际上就是在破坏国家安定,这种祸害既然很大,罪业哪里会小呢?至于个人或家庭的事情,如果搅乱而使其败坏,也是伤害天理、败坏良心的人,罪过是没有两样的。

 

【故事】宋朝的寰(huán)朔之役时,杨业奉命辅佐潘美进军讨伐;当军队到达之后,贼兵已经攻陷寰州。杨业说:“贼兵的锋芒正是锐利,我军不可正面迎战,应先将贼兵引到大石路,并先告知云朔一带的守将从石碣(jié)谷接应,才能万无一失。”当时的监军王侁(shēn)认为杨业怕死而责备他。杨业不得已,请求让自己带兵攻打贼军。于是嘱咐潘美在谷口驻军,并且分成步兵和弓箭队两边,约定当他转战至此时,就出来夹击贼兵,必可大获全胜。潘美依计划驻军在谷口,而王侁却以贼兵将要逃去为由,想要争夺功劳,就带兵去追赶。等到杨业转战到谷口时,发现事与愿违,因此捶胸大哭,又奋不顾身地与贼兵决战,亲手杀死数百名后阵亡。这场战役若不是王侁破坏计划,早就一战成功。朝廷知道了这件事,就判王侁紊乱军纪的罪名,王侁因而自杀,尸体被杨业的部属分割而食,一下子就被吃光了。

 

【损人器物,以穷人用。】

 

【解释】损坏他人的器物,造成他人无法使用。

 

【分析】器物,像文人的纸笔、武人的刀枪棍杖、农夫的犁头锄具、工人的斧头凿(záo)子、家里使用的器具、行路须备的伞盖和代步工具、车子的輗軏(ní yuè)、舟船的篙楫(gāo jí)之类。就算是很小的器物,当必须使用时,就显得很重要;若是损坏它,使他人临时要用时,却无法使用,这种行为实在是太可恨,做这种事的人心肠实在是太坏了。

 

【故事】淮水南岸有徐姓和陈姓两个人,都是靠渡船为业,陈某稍微敏捷,赚的钱比较多;徐某妒忌他,经常暗中破坏他船上的器具,使他无法使用。有一天晚上,徐某暗中折断陈某的楫桨,到了天亮时怕被发觉,就开船离开;到了江中,忽然掉进水里呼救。陈某想前往救援,但是楫桨已经断裂,船不能行驶,站在船上眼睁睁看着他淹死。

 

【见他荣贵,愿他流贬。】

 

【解释】看到他人荣华富贵,就希望他被流放贬官。

 

【分析】凡是人能得到荣华富贵,都不是偶然的,都是他过去生积有善缘,更是他的祖宗积德,才能够如此。看到的人,应生追随仰慕的心。不是羡慕他的荣华富贵,实在是追慕他过去世所修的德行。若是希望他人流放贬官,这是不从实际的地方省察,而从虚无之处生起阴毒之心,希望他人的下场跟我一样不好,为何小人的嫉妒和愚痴会到这种地步呢?其实一点都不能损害到他人,只是徒然造下恶业,使自己更加穷困、卑贱罢了!

 

【故事】唐朝的柳宗元、刘禹锡,两人被贬官流放,实在是武元衡一手主导的;后来武元衡被贼所杀,但柳宗元、刘禹锡两人却安然无恙。白居易被贬官,实在是王涯以谗言诬陷他的;后来王涯被宦官所杀,而白居易还是没有事。

 

【见他富有,愿他破散。】

 

【解释】看见他人富有,就希望他家破财散。

 

【分析】富有的人,也是因为本身积德、祖父积功所得的果报。如果妒忌他人富有,希望他家破财散,这是什么居心呢?最愚痴的人,也不应该不明理到这种地步。请反思一下,假设我很富有,而别人却希望我破散,我心里感觉如何呢?我心中如果很生气,他人的心也一样会生气;人心都会发怒,天心有不怒的道理吗?对于这件事情,应该作三种看法:第一、他人富有,必定是前生利益他人、修积福德得来的,这是必须效法而不可妒忌的。第二、或者是苦心劳力经营,忍受饥寒,省吃俭用,渐渐累积才富有的;虽然富有和过去行善有关,但今生确实也受了不少苦,这是应该怜悯而不可妒忌的。第三、或许他是无意中获得的,而且为富不仁,但是世间的一切是聚散无常的,诸如水火盗贼、怨家败子、疾病官司,都是耗散的因素;这种行为自然会造成破败,不必去妒忌。能作这种观察的人,心自然就平等。

 

【故事】虹县的周义夫,富有却不节俭,性情放肆蛮横。孙识之曾经告诫过他,周义夫却生气地说:“你知道什么,竟敢干预我的事!”孙识之因此忌恨他,并且说:“我就看着他失败!”等到孙识之考上科第,担任本区的司漕,可以管辖到虹县,刚好有人控告周义夫在市集打人,就把他送到司法机关审理。不料控告的人突然死了,孙识之就定周义夫谋杀罪予以处死。没有几年,孙识之调职河北,全家都死在盗贼的手里,结局和周义夫没有两样。

 

【见他色美,起心私之。】

 

【解释】看见他人姿色美丽,就起淫欲(yín yù)心,想要奸淫他。

 

【分析】色,这个罪业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,比贪财、杀生等事百倍难以调伏,所以它对于败坏道德、招致灾祸,也比其他事情百倍严酷惨烈。但是太上对于贪财杀生等事,不只再三申明禁止,而独独对于万恶之首的淫,就只有这一句话,这并不是对它忽略。贪财杀生等恶业明显易见,可以用言语表明;但是淫欲的罪恶隐密深奥,是言语难以说尽的。所以用谴责的文字,从最初的一念来唤醒痴迷的人。太上说“见他色美,起心私之”,因为人对于美色,当眼睛看见时,这个心念一动,思慕贪求的念头,就会坚固地纠结在心而难以解开。这种念头一萌生,不用等待身体去犯,就已经违背天理而陷入人欲,阴司已经列入无穷罪业了。所以太上无限慈悲,没有用繁琐的言语,只是用一句话从此处点醒,警示人们在见色起心时,不可不从心源处及早自我禁止断绝,应当一起心念立刻奋勇一刀斩断,不可有一点犹豫,不可容有丝毫情念,天堂地狱这时立刻可以辨别出来。若是在这时稍微有一些认识不清、看得不破,不能斩钉截铁立定脚跟,那么瞬间就会牵引、滋长、蔓延开来,不知不觉就飘入罗刹(chà)鬼国,这实在是太危险了。所以太上这句话的用意,实在是博大精深,而且是用心良苦。

 

【嘉言一】阴律说:“奸淫他人的妻子,会遭受到绝嗣()的报应;奸淫未婚的女子,会得到子女淫荡放佚(yì)的报应。”古谚说:“劝君莫借风流债,借得快来还得快;家中自有代还人,你要赖时他不赖。”

 

【再析】淫念多,善念必定就少;淫念少,善念自然就多。所以淫念全消的人,五福中能够获得三福:一长寿,二康宁,三善终。常起淫念的人必定疾病缠身,遭受凶险、短命、夭折的灾祸。短暂的欲念容易消除,一生的功名是非常重要的,何苦以百年的名节、一生的前程、祖宗累积的德行、后世子孙的福禄,断送在自己一时的迷惑中,实在不知他是什么居心。更有邪淫之后,因为惊恐逃跑而生病的,服了药也难以痊愈,牵连全家导致破败,以致后悔莫及。有的甚至奸情败露,而用自己的生命来抵偿。罪孽(niè)的报应循环不已,以妻女来偿还自己的风流债,这种惨痛更是难以言喻,应该赶快以此自我警惕。

 

【嘉言二】防止邪淫的念头,完全要在智慧力下工夫。唐朝的狄仁杰曾说:“人在美色当前的时候,要赶快想到这个女人他日因病死亡时,尸体便会溃烂、蛆虫聚集、污秽臭气熏人,让人畏惧,这时邪念就会消失。”

 

【再析】要遏止邪淫,最先要做的事,在于平日要依靠父母、兄长、老师、朋友们教诲启发、渐渐熏染的功夫,必定要让子弟深信,若在暗中做了亏心事,神明的眼睛看得像雷电一样清楚。心中对于礼法、因果、祸福报应,一点都不怀疑,自然在遇到这种境界时,能够猛然醒悟,瞬间能够回光返照,到时就不会茍且行事。

 

【嘉言三】《天戒录》说:“书写或印制淫书败坏人心,死后会堕入无间地狱,直到他的淫书都没有了,以及因为看他的淫书而作恶的人,罪报都消除了,才能脱离地狱而投生。”

 

【故事一】贵溪有一位读书人,屡次考试都不中,乞请张真人替他向上天奏疏文查看天榜,天神批示说:“这个人命里应当有功名,但因为淫盗婶婶,所以夺除功名。”张真人起来后将此事告诉他,读书人却说没有这回事。于是写了疏文为自己辩白,神明再次批示:“虽然没有淫盗的事实,但心中实在是有这个念头。”读书人惭愧后悔不已,因为他年少时看到婶婶容貌美丽,偶然间动了一个邪念的缘故。

 

【故事二】明朝正德年间,有一位赵永贞(zhēn)的读书人,他在少年时曾经遇到一位异人,告诉他廿三岁必定会考中功名。等到他廿三岁那年参加乡试,文章写得极好,主考官早已决定选中他的文章。不料到了后场的考试,他却连连失误,结果并没有考中。赵永贞的心中感到非常难过,因此就向文昌帝君祈求托梦,告诉他不中的原因。文昌帝君就说:“你原本可以考中今年的乡试,但是因为你近来调戏家中的婢女,引诱邻居的女儿,虽然都没有成奸,然而你的起心颠倒,意淫缠绵不断,心地日益转暗,所以命中原有的功名都被削除了。”永贞听了帝君的解说之后,痛哭流涕,发誓改过,大行善事,于是就刻印戒淫的善书,以警醒世人,结果在下次的乡试中,果然考中解元,官做到了藩宪。

 

【故事三】滁阳人王勤政与邻妇有奸情,约定一起私奔,但却怕她丈夫追来,妇女因此设计杀害丈夫。王勤政大惊,立刻独自逃到江山县,两地相距七十里,自以为已经远离,灾祸可以解除。当他饥饿进入饭店用餐时,店主为他准备两份食物。王勤政问他原因,店主说:“刚才有一个披头散发的人跟着你进来,不就是两个人吗?”王勤政知道怨鬼已经跟随他了,于是到官府自首,男女两人都被判处死刑。

 

 

 

忏悔三世身语意带来的恶业,愿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,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向善念佛感恩诸佛菩萨,龙天护法慈悲加持,愿以此功德,平等施一切。同发菩提心,往生安乐国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
 

 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积德善书最新图片文章

积德善书最新文章

积德善书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