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佛学佛经

“妄语”有十种恶报,每日祖训

2025-04-09 10:21:12 作者:桃源居士编辑 来源: 浏览次数:18 网友评论 0


2025040962182.jpeg


【祖训】凡交,近则必相靡以信,远则必忠之以言。


【典出】先秦《庄子·人间世》


【原文】凡交,近则必相靡以信,远则必忠之以言。


【释义】凡是交往,对于身边的朋友,一定要相互信任;对于远方的朋友,一定要

忠实于自己的诺言。


【学习分享】


一、《庄子·人间世》是先秦道家经典《庄子•内篇》中的第七篇,集中探讨了“乱

世中如何自处”的核心命题。


庄子身处战国乱世,面对权力倾轧与道德崩坏,提出“无用之用”的生存策略。表

象的“无用”:如文中的栎社树、支离疏(畸形人),表面上看起来无用;但是因

“无用”而免于被砍伐或征役,反而达到了保全性命、养神尽年的“大用”。


二、《庄子·人间世》节选


【原文】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,远则必忠之以言。言必或传之。夫传两喜两怒之言

,天下之难者也。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,两怒必多溢恶之言。凡溢之类妄,妄则其

信之也莫,莫则传言者殃。故法言曰:‘传其常情,无传其溢言,则几乎全。’且

以巧斗力者,始乎阳,常卒乎阴,泰至则多奇巧;以礼饮酒者,始乎治,常卒乎乱

,泰至则多奇乐。凡事亦然,始乎谅,常卒乎鄙;其作始也简,其将毕也必巨。


【译文】与邻国交往要凭诚信维系,与远国交往要借言辞表忠。言辞需有人传达。

但传达双方喜怒之言,是天下最难的事。对方喜悦时,言辞必多溢美;对方愤怒时

,言辞必多溢恶。凡是夸张的话都近于虚妄,虚妄则难以取信,传话者便遭殃。所

以古语说:‘传话要平实,别添油加醋,才能保全自身。’再说,以智巧角力的人

,开始光明正大,最后常使阴谋,极端时诡计百出;以礼节饮酒的人,起初彬彬有

礼,最后常烂醉失态,极端时放浪形骸。凡事皆如此:起初互谅互让,最后互相鄙

弃;开始时简单,结束时必复杂。


【原文】言者,风波也;行者,实丧也。夫风波易以动,实丧易以危。故忿设无由

,巧言偏辞。兽死不择音,气息勃然于是并生心厉。剋核太至,则必有不肖之心应

之而不知其然也。苟为不知其然也,孰知其所终!故法言曰:‘无迁令,无劝成。

过度益也。’迁令劝成殆事。美成在久,恶成不及改,可不慎与!且夫乘物以游心

,托不得已以养中,至矣。何作为报也!莫若为致命,此其难者?”


【译文】言语如风波,行动易生得失。风波易动荡,得失易招险。所以愤怒常因巧

言偏辞而起。野兽垂死时狂嚎,气息暴戾,甚至生出害人之心。逼迫他人太甚,必

招恶念报复,而自己还不知缘由。若不知缘由,谁能预料结局?所以古语说:‘不

要擅自篡改命令或强求成功,过度便是多余。’擅自篡改命令或强求成功,只会坏事

。成就美名需长久积累,酿成恶果则悔之晚矣,怎能不谨慎!顺应外物而悠游心性

,寄托于不得已以涵养中和之气,便是至境。何必刻意追求结果?不如如实传达使

命,这就是难处所在。


黄念祖教授说:【“妄语”这个业多生积累下来,“识种尤多”,在你八识里头种

的种子特别多,因此随着尘缘的境界一来就虚构。“虚构”,咱们说俗话就是瞎编

。昨天还有人给我带话,都是瞎编的。所以可怕,这是他多生的妄习。】


《智度论》里提到“妄语”有十种恶报:


一)、口气臭。常说“妄语”,果报是口气臭。(《佛说业报差别经》云:“妄语

业故,感生外物,皆悉臭秽。”故知喜欢说妄语的人不仅口气臭,而且其生活、工

作和居住环境,通常也臭秽不堪,诸如总是与臭水沟、下水道、厕所、垃圾场、屠

宰场等场所和事物发生关系);


二)、善神远之。善神都躲开很远,非人得便。(护佑和帮助他的善神会远离,妖

魔鬼怪之类的邪灵则乘机控制和利用他。按:正直、善良的人亦属“善神”,人性

泯灭的邪恶之徒亦属“非人”);


三)、虽有实语,人不信受。就像说狼来了一样,老说狼来了,狼真来了也不信。

(虽然说的是实话,也没有人相信);


四)、智人谋议,常不参预。有智慧的人商量事情,不约这种人来参加。(有智慧

的人在一起商量事情,不会让其参与);


五)、常被诽谤,丑恶之声周闻天下。(经常遭到他人诽谤,丑恶的名声尽人皆知

);


六)、人所不敬,虽有教敕,人不承用。(不受人尊敬。虽然出于好心教导和告诫

他人,他人也不愿意听从和接受);


七)、常多忧愁。(经常感到忧郁、愁闷);


八)、种诽谤业因缘;


九)、身坏命终,当堕地狱;


十)、若出为人。变了人之后,常被诽谤。





愿以此功德,普及于一切,我等与众生,皆共成佛道。

0
顶一下
0
踩一下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
  • 验证码:

广而告之

佛经最新图片文章

佛经最新文章

佛经推荐内容